張遠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就想著指望公孫弘能夠倚老賣老替自己出面去跟劉徹說。
公孫弘也感覺到了張遠的意思,眉頭皺了一皺,沒有張口再提這個話茬。
“太學令可知道我入長安後曾見過陛下一面?”
張遠搖了搖頭,他當初還以為公孫弘直接就從老家到了杜縣,沒想到劉徹還召見了這老傢伙。
公孫弘扶額汗顏,他還以為這件事情人盡皆知,那曾想到自己的這位太學令兩耳不聞窗外事,現在搞得他自己好像特意提這件事情顯得自己很牛掰一樣。
“當初陛下召我入宮,曾向我策問了天人之道。”
張遠點點頭,這不就是董仲舒拿來忽悠劉徹的東西麼。
“博士儘管明言,我不太懂這些,呵呵。”
“也沒有什麼複雜的,陛下問如何才能夠治理好國家,我是這樣回答的。
憑才幹任官職,不聽無用的意見,不製造無用的器物,不奪民時妨礙民力,有德者進無德者退,有功者上無功者下,犯罪者受到相應懲罰,賢良者得到相應獎賞。以這八條治理百姓官吏。
以仁義禮智為治國之道。以順應天道為法則。”
這番話說完後,公孫弘很是自得,彷彿自己的言論能夠讓大漢發生徹頭徹尾的改變一般。
張遠則是不怎麼在意,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不過現在這些儒生說點道理也就算了,還非要把自己的言論扯上天道。
就好像你按照我這樣去做,那就是順天而為,不這樣做就是逆天而行。
“公孫博士說得好,陛下當時一定很激動吧。”
心裡面不屑,但是表面上要拍好馬屁,張遠還指望著公孫弘能夠替自己出頭。
“陛下當時確實很激動,認為我的策論很好。
當然說這件事情不是為了表達什麼,而是像讓太學令知道,當今天子有心改革。
你只要向陛下言明讓太學學子提前進入官府學習的好處,陛下一定會為了開創出一個盛世而為你掃清前路。”
這回輪到張遠尷尬了,整了半天這老狐狸就是一個意思。
反正就是他已經把前面的路全都探清楚了,只要張遠往前走,就肯定不會掉進坑裡面。
到最後要是有功勞,還要分給他一份。
“呵呵,我不比公孫博士,陛下不怎麼信任我。
還是公孫博士出一次頭,到最後太學之功,肯定有公孫博士一份。”
見張遠直接挑明來意,公孫弘反倒是笑了笑。
“沒有什麼出頭不出頭的,我們都是為了大漢好為了陛下好。
只要心裡面懷著感恩陛下之心,無論是太學令去說,還是老朽去說,效果都一樣。
至於太學令所說功勞,老朽肯定是不敢牽涉其中,太學能夠有如今的樣子,其實都是太學令一人之功,旁人又怎麼敢鳩佔鵲巢?”
張遠就差沒指名點姓的讓公孫弘去了,沒想到這貨還是裝傻。
但還好張遠知道公孫弘心中所求,這老傢伙就是想做官。
“事已至此,我也不再跟公孫博士說那麼多了,只要你能夠促成此事,我會聯合太僕衛青推你再往前走一步。”
公孫弘面露詫異之色,他也沒想到張遠會把事情挑明到這種程度。
原本二人所說的為大漢為陛下的言論,現在一下子都變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