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桑弘羊努力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對著劉徹一拜。
“蜀郡那個卓王孫已經投到了張遠門下!
現在他們所有的礦山、冶鐵坊、財富全都是張遠的了!”
劉徹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說出了這兩句話。
桑弘羊大腦飛速運轉,立馬就找到了劉徹發火的原因。
大漢的規矩使得許多諸侯不斷做大,在找不到他們的過錯之前,皇帝也無能為力。
也就是在劉徹最為強勢之時,也就是公元前一百一十二年的時候,一次性因為酎金剝奪了一百零六位列侯的爵位。
而現在大漢雖然強盛,但遠遠沒有到達劉徹聲望最為強勢的時候。
還有個一直想著造反的淮南王劉安好好地活著呢。
劉徹要麼就不做,要麼做了就斷無可能去做別的一些掩飾的行為。
早就亡了的大清有個乾隆皇帝,耗費無數財力人力修建了圓明園,建完之後可能是覺得花錢太多了國力損耗也大,民心開始不穩了,結果立馬就發宏願說這輩子再也不建皇家園林了。
結果過了幾年說什麼鬼勞子屁話說為了自己的孝心為了個給太后祝壽又修建了清漪園也就是後來的頤和園,更是藉著劉徹挖昆明池訓練水軍的事情不知道募集了多少民夫挖出了昆明湖。
厚著臉皮說這是自己的孝心跟為了修建水利工程,不算是違背宏願。
古往今來的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能做到乾隆這個樣子還真的是少數。
顛倒黑白的本事能算得上是一絕,但其實不就是為了自己享樂。
人家劉徹為了打獵遊玩弄個上林苑,絲毫不帶掩飾的。
老子是天子,天子打獵圈個地又怎麼了。
而且上林苑修建的一部分原因其實在竇太后,劉徹自打竇太后去世之後已經很少去打獵遊玩。
享受掌控權力的他,事事躬親,不論大小事都要自己拿主意。
丞相府在這個時候已經完全被架空了。
平棘侯薛澤能在劉徹跟大漢都處於高速上升的時期平安做七年的丞相,歷史上給了他九個字的評價。
無所為,亦無所惡,幸也。
反正就不管壞事好事都不幹,安心在丞相府養老,最後能保全性命真是幸運。
其實這也是薛澤的大智慧,薛澤背後牽扯的一大群人,不光是他平棘侯府的人,還有廣平侯一脈。
薛澤辭任丞相的時候,劉徹還損了他幾句說什麼老傢伙啥用都沒有。
劉徹執政的這幾十年,若是要劃分每一個階段的話,完全可以從每一個丞相開始劃分。
十二個丞相,就是十二個階段。
竇嬰當丞相那一年,是年輕的劉徹剛剛上位想要幹一番大事業的時候。
許昌當丞相的四年,是劉徹被竇太后一拳打下深淵苟著的四年。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