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並不覺得有一個大儒出任太學的官職,會對太學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現在全國興儒,劉徹不能只盯著董仲舒還有公孫弘這兩個人,適當的權衡一下其他儒生的力量,對他劉徹來講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孔安國上任之後立馬就迎來了太學每一年最重要的大事。
春日招生考核。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杜縣也會迎來最繁榮的兩個月。
今年有近八千學子湧入杜縣,之所以比以往暴漲了將近一半,全然是因為顏異幾人如今身居高職。
王卿在還未及冠禮就是一名御史,顏異更是出任太倉令這舉足輕重的職位。
今年這八千學子有一大半都是衝著張遠來的。
王卿可沒什麼背景,不像一些名門貴子只要父輩努努力家族使使勁,他們就能夠撈來一個官職。
他完完全全靠的就是張遠,他的身份就是張遠的學生而不是什麼御史,他的背景也就是張遠,而張遠充當這個背景板還沒有到兩年的時間。
王卿拜張遠為老師僅僅一年的時間過去,他就得到了重用。
這升遷速度那就四個字,一飛沖天!
一飛沖天的背後也只有一個名字,張遠!
可張遠不是太學的老師,他收徒弟全看心情,這八千學子最後只能是失望。
張遠已經認識到自己並沒有教給王卿還有顏異什麼,可能他們兩個一直跟著張遠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的方法。
可張遠真正帶給他們的就是背景跟資源。
滅白羊王還有樓煩王時,張遠直接把二人帶到了自己身邊,而且最後還讓二人給衛青帶路。
這一切要不是因為他們兩個是張遠的徒弟,張遠怎麼可能這麼照顧。
好在王卿跟顏異在張遠這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得到。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二人能夠在張遠這裡得到些東西,便讓張遠不存在愧疚的心理。
浩浩蕩蕩的考學大軍進入到杜縣來。
枚皋還有孔安國一下子就忙活了起來。
張遠這個太學令自然是一切照舊,根本就不管什麼入學考核。
能夠把擔子都甩給別人,那為什麼還要自己去挑這個擔子。
張遠只是抽了一天的時間,看這七千多人的名單,看看裡面有什麼眼熟的大能。
但可能儒家出身的大能實在太少了,亦或是在史書留名名聲也不夠大,張遠的記憶力還沒有到能把劉徹時期的大儒名字都記在心裡的地步。
因此這個名單看了也跟沒看一樣,壓根就沒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
張遠雖然有些失望,但也明白這是必然的。
歷史上真正有名氣而且還是依靠這種晉升方式的能人,估計真沒有幾個。
能記起來的那些厲害人物,即便他們現在年歲很小也沒什麼名聲,張遠也知道他們現在人都在哪。
霍去病現在就跟在劉徹身邊,金日磾還在河西放羊,桑弘羊現在也在建章宮內。
至於其餘形形色色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已經步入到官場了。
在劉徹執政後期發力的那些人,現在基本上都還是些小屁孩兒。
例如霍光李陵這幾個。
一月份的第一天,是太學考核的時候。
張遠已經打定主意,在劉徹沒有更改曆法之前,一月就不是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