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修建這麼一堵城牆,還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一舉兩得的事情為什麼不做。
現在可能苦了這些民夫跟奴軍,但是修建起來之後,他們在夜裡就不至於被凍死。
近十萬人修建城牆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很多奴軍本來就是工匠,搞起這些活來甚是得心應手。
肉眼可見的速度,一道五里長兩米寬兩米高的黃泥城牆就這麼拔地而起。
軍臣看到之後都不敢相信,早先他以為張遠派來的使者是來威脅他的,結果張遠還真的搞出來了這麼一道城牆。
這城牆恰好給了軍臣退兵的機會,張遠也沒想到自己給了軍臣一個臺階。
要塞對於任何騎兵來說都是不願意面對的。
張遠手底下的人還在完善這道城牆時,匈奴騎兵竟然就這麼撤軍了。
至於他們要去哪,就不是張遠需要考慮的事情。
“遊騎將軍,匈奴人退了,我們還要修建這座城牆嗎?”
“修,建一座要塞,城牆要有一丈高。
往後這裡我們必定要派重兵把守,如此一來河套還有河南地就再也不會受到匈奴人的襲擊。”
“那我們還去頭曼城嗎?”
“等待前將軍歸來,我們再進行商議。”
公孫賀點點頭,他就是怕張遠在這種天氣裡還要堅持北上。
公孫賀奪取的樓煩王的物資還有俘虜的人都已經押送回長安。
現在北上,那麼對動物皮毛的需求就會增加,而他們現在沒有這些東西,再從別的地方調,還不如等待天氣回暖。
按照時間來算,衛青如果碰到了李廣,那麼李廣早就應該到了高闕,可是一直都沒有看到從南方來的漢軍。
這段時間就跟衛青張遠剛到高闕的時候一樣,每天都有異族人像沒頭蒼蠅一樣撞到高闕這裡來。
眼看著都已經到了二月下旬,張遠也沒什麼耐心,便向南邊的龜茲城派了人。
張遠需要知道一點關於李廣也好或者是衛青的訊息。
古代打仗訊息不暢通這一點實在是難受,可不分兵又不能讓戰果達到最大化。
兩難的問題。
結果張遠派出去的人還沒離開一天,從南邊就傳來了轟鳴聲。
是騎兵!
是衛青回來了。
張遠從未這麼期盼過一件事情。
可能內心深處期盼更多的是希望戰事能夠提前結束掉。
衛青領著騎兵回到高闕也傻了。
這才離開十天左右,突然冒出了一道城牆。
陽山的天氣已經轉暖,所以衛青不知道前幾天溫度突然降低的事情,連匈奴大單于軍臣來了之後又離開的事情也不知道。
戰爭的痕跡已經被這道城牆擋在了外面。
“恭賀前將軍得勝歸來!”
張遠是由衷的為衛青感到高興。
“哈哈,那白羊王實在太過於狡猾,我與他在沙漠裡捉起了迷藏,最後還是把他逼到一個湖泊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