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山脈由一群大山組成。
而張遠他們守衛的這個高闕隘口便是在陽山(烏拉山)之中。
陽山幾乎橫亙了後來的整個五原郡,最後漢長城的修建也是沿著陽山的山脈修建的。
高闕兩側多是白樺樹林,並且現在這個季節氣溫極低。
陽山的冬天可以持續半年之久,高闕以北,陽山向外延伸過去的沒有什麼可供人藏身的灌木,有的只是能蓋過小腿的碧草。
張遠都不知道在這種氣候之下,生命都能夠頑強的釋放出其中的一抹綠色。
高闕兩側的山勢並不險峻,匈奴騎兵多耗費些功夫,甚至能夠山脊上越過去。
不過只要高闕有敵軍在守衛,他們若是在林中奔襲,火攻顯然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這裡夜晚冷,白天可不冷,晝夜溫差極大。
張遠還在這片林子裡找到了一個寶貝,白樺樹的樹汁。
張遠能夠知道樺樹樹汁的功效,還得歸功於某個品牌鋪天蓋地的廣告。
樺樹汁是可以抑制病毒治療炎症的。
天然的傷藥。
派去樹林裡面的斥候,還有個任務就是去收集樺樹汁。
張遠給他們承諾,到時候若是能夠回到長安城會付給他們相當豐厚的一筆錢財,若是他們不幸喪命,也會將這筆報酬隨朝廷的撫卹給他們的家人。
匈奴大單于軍臣可不知道漢軍斥候在樺樹林內還在幹這些事情,不然他就也派出匈奴的獵人潛進去將那些漢軍斥候一一獵殺。
轉眼間就到了第二天。
匈奴人出戰的號角吹響了。
張遠立馬就穿上了自己盔甲,手提長劍出了大帳。
迎面剛好撞上跑過來的公孫賀還有公孫敖。
“遊騎將軍,匈奴人估計是要發起進攻了。”
“都安排的怎麼樣?”
“那些民夫被末將拉去操控三弓床弩,奴軍面對匈奴人的第一波攻擊。
兩萬漢軍在後用弓弩消耗匈奴騎兵的有生力量。”
戰爭就是那麼殘忍,奴軍一開始建立的作用便是拿他們當炮灰,不過也是給了他們一個改變身份向上晉升的機會。
公孫賀打的主意便是在匈奴騎兵還沒有跑過來的時候,先讓民夫們利用三弓床弩來上幾輪齊射,然後讓民夫們帶著床弩向後撤,再去相對比較高的平臺搭建三弓床弩,只要調整好角度,漢軍所在的位置就是一個死角。
至於與匈奴騎兵正面碰撞的奴軍則不在公孫賀的考慮範圍之內,沒辦法,如果老天爺給劉徹一個選擇,奴軍以一比一的比例換取匈奴人的性命,劉徹肯定會直接選擇將匈奴人滅族,絲毫不帶猶豫的那種。
“就按照你說的來,二位將軍隨我去點將臺督戰,為將士們壯威!”
“喏!”
不錯,張遠建了一處高臺,用以觀看戰場的局勢。
在漢軍還未從取得優勢之前,大漢的武將敢這麼做的只有韓安國一個人。
結果差點被匈奴騎兵給幹掉了。
在規模及其龐大的騎兵面前,弄這種玩意兒,就是一個活靶子。
發起狠來的匈奴騎兵會不要名的往這個方向衝鋒。
所以搞這玩意兒的人不是傻子就是自信。
張遠覺得自己是自信,且不說匈奴騎兵能不能穿透這軍陣。
即便能,三天之內也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張遠的旗號立在這裡,只要匈奴人摘不去,就能一直凝聚漢軍的力量。
“將軍你看,咱們漢軍已經列好了陣勢。
匈奴人想要衝進來根本就沒有可能性,末將可以保證若是匈奴大單于軍臣一直跟我們在這裡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