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這一年應該是元光六年的。
但劉徹卻在冬日來臨之前改了年號。
元朔這個年號提前一年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張遠估摸著這應該算是自己自打穿越以來發生的最大變動。
早先那些沒有按照歷史走向發展的事情或多或少都有過張遠的參與。
可改年號這種事情跟張遠八竿子也打不著。
不管怎麼樣,劉徹還是改了這個年號。
是什麼意思張遠不懂,不過張遠知道戰爭要來了。
改完年號的第一個春日,劉徹在長安城外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
完事之後衛青就帶著大軍浩浩蕩蕩的北上了。
張遠除了留了一些人待在龜茲城等待李廣他們,自己則領著一眾太學學子向東北而行前往雁門郡等待衛青。
劉徹給存活下來的太學學子們都封了官職,沒有什麼特別拔高的也沒有特別差的。
總之張遠許諾給學子們的一千石的官職都沒有實現,但是六百石的官職卻有不少。
沒有驚喜也沒有什麼失落,就這樣也挺好的。
其實封給他們一千石的長史司馬什麼的,軍中肯定不滿的聲音到處都是。
顏異跟王卿就直接被張遠帶在身邊了。
張遠現在好歹也是一個有名號的將軍。
遊騎將軍。
聽著跟驃騎將軍什麼的就差一個字,但是地位卻是天差地別。
不過還是讓學生們十分興奮,在這個將軍不是常置的年代,能有個雜號就讓這些年輕人熱血沸騰了已經。
衛青率領騎兵會抵達雁門郡的最北邊。
說是北邊其實是雁門郡西部都尉的所在地。
這裡在長城之外,而且距離陰山也比較的接近。
這西部都尉城池的名字叫做沃陽城。
平時時常遭受到匈奴侵襲,莊不凡的煩惱在這裡壓根就沒有。
還有個比較奇怪的現象。
郡守太守是可以領兵出城追擊匈奴人的,可是這些都尉們卻沒有這個權力。
這樣看起來同為兩千石的官員,文官要比武官更讓皇帝放心。
衛青他們是春日出發,張遠也是春日出發,比衛青他們早到了整整七天。
約定好的戰期是春季的第二個月的第一天。
這一天提前七天左右,作為誘餌的使臣隊伍會先一步從龜茲城出發。
而這個時候以李廣、公孫賀為主的五萬步卒還沒有踏入上郡。
他們得一路直接出長城中間沒有任何的休息時間,為的就是讓風聲不走漏出去。
二月的第一天,衛青領著騎兵從雁門郡西出,以最短的時間趕到高闕,斷了樓煩王白羊王與匈奴單于之間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