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耶耶的。”
褚達一下子爆了粗口,不是因為自己的聰明,而是因為張遠。
“阿遠,你這也太那啥了,你的意思是如果是百的話那麼一後面就加兩個零?”
“對,褚兄你拿這些字元寫個一百五十六給我看。”
張遠把毛筆遞給了褚達,讓他自己試試。
結果褚達在紙上寫了個100,50,6。
張遠看了之後差點沒有吐血,這也不怪褚達,張遠一開始介紹的時候也說錯了。
褚達反倒就是按照張遠說的來的。
“褚兄,若是在零上面有別的數字的話,就可以代替零。
零不是沒有麼,有了別的數字我們就不用寫了,156才是正確的寫法。”
“額,哦,嗷。”
褚達的語氣開始慢慢有了變化,就跟張遠在他腦袋上開了一扇窗一樣。
西漢還沒有出現算盤,算盤是在東漢出現的。
演算法雖然已經有了,但是張遠不懂古代的演算法,也不打算把現代的演算法帶到這個時代來。
這些阿拉伯數字也就僅限於幾個人知道是什麼意思就足夠了。
好在褚達的臥底工作不需要進行一些計算。
“往後就用這些字元來標註匈奴大軍的數量,以及匈奴大軍距離什麼地方有多麼長的距離。”
“既然阿遠你說到位置了,那麼其他的東西呢?”
張遠拿著毛筆沒有紙上寫寫畫畫,而是在地圖上直接就開寫了。
他開始比對著一個個草原上的地名,開始用簡體字開始書寫。
地圖上的字型就是漢隸,其實與簡體字的區別還不是很大,這也是張遠為什麼四個方向選用英文字母而不是簡體字了。
漢隸裡面的代表方向的東西南北跟簡體字沒什麼太大的區別,明眼人看一看都會知道是什麼字。
張遠對於那些地名也是這麼做的,若是簡體字與漢隸過於接近,那麼就用首字母來代替。
這下苦了褚達但是卻能夠保證其安全性保密性。
例如匈奴河,這個地名。
匈奴兩個字漢隸的寫法都已經比較接近簡體字了。
匈在簡體字裡面字型裡面是個叉,而在漢隸裡面是個人,這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
至於奴,在漢隸裡面就是把女字旁上面給連在了一起。
總有人會說怎麼現代人一穿越到古代就懂文字,也不是現代人想懂,長得這麼相似不想懂也很難啊。
穿越過去的唯獨需要擔心的就是口音也就是對話,至於文字只要不是往秦朝穿越亦或是更早的朝代,文字還是比較容易看懂跟理解的。
漢隸對於古代人來說畢竟就是一種簡體字而已。
因為兩種字型過於相像,張遠大量用了拼音的首字母,只有為了區別東西南北那四個字母亦或是有像姑跟弓這兩個首字母都一樣的漢字時才會用第二個字母。
當然要不是為了區別開來,張遠都用拼音首字母他也能夠看的懂。
可人家褚達看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