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什麼可以彈劾別人的事情,亦或是添油加醋的事情,主父偃總是喜歡橫插一槓。
沒有別的緣由,就是見不得別人好,全世界所有人都過不得不好才是他想看到的。
若是讓張遠說,這傢伙就是徹頭徹尾的反社會人格。
他不知道走了什麼運,當上了高官,結果就成了大漢官場的一根攪shi棍。
人人對主父偃都是敬而遠之,張遠也不知道平陽公主是發了什麼神經把這傢伙也給找來了。
“太學令你對這件事情可有什麼建議?”
平陽公主安撫好主父偃這些人,眼瞅著張遠也不吭聲,於是又把目光轉移到了他身上。
在一些人眼中,恐怕十個主父偃都比不上張遠一個人。
平陽公主就是如此。
“不可涉險。
不是臣不想支援公主殿下。
明年大漢便會對匈奴全面開戰。
下面的臣子切不可再起事端,引起朝堂動盪。
這個時候,我們得求穩。
不是為了各自的私利而撈取好處的時候。
這件事情說到底是陛下的家事,而不是我們這些外臣可以摻和的。
到時候陛下有了決定,我們便支援陛下的決定即可。
如此一來朝堂不會動盪,各方勢力也不會交惡。
明年開戰,衛青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後方,廢后一事與於匈奴開戰一事,孰輕孰重乎?
另外大家也都說了皇后沒有子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漢以孝立國,諸位又怎知陛下會保全皇后?
陛下的心思,公主您作為長姐的要比我們懂得多,您可是從小與陛下還有皇后一同長大的。”
張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說了一番話,立馬就讓平陽公主開始反思了起來。
不屑的人當然有,不過張遠也不在乎那些人是怎麼想的。
反倒是衛青還有公孫賀對張遠的好感立馬又漲了一層。
事實就擺在這裡,衛青作為明年開戰時大漢的主帥,只要獲勝,那便是姐憑弟貴,而且周圍所有的人一下子都水漲船高了起來。
現在即便真的推動廢后一事成功了,劉徹寬宏大度還好,要是小心眼一點,後果還不知道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