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學子,想必你們也都聽說了外面的傳言。
外面的傳言並不是想針對我一樣的謠言,而是確實如此。
從今往後,大漢的國策變了!
我們與匈奴自昨日起攻守易形了!”
吾丘壽王一聽張遠說話,就開始激動起了。
他能清晰地記得,攻守易形這四個字是張遠先說出來的。
隱隱約約間,張遠的形象在吾丘壽王心裡拔高了許多!
“可是那是軍人的事情,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
底下有人發出了自己內心的疑問。
這種正常的問題,而不是為了挑刺而發問,張遠肯定會欣然接受。
“對,今日我召集諸位學子們來,便是為了解答這個問題。
有人說打仗是兵卒的事情,是將軍的事情,是陛下的事情。
跟我們這些文人有何關聯?
可你們算過沒有,大漢各支大軍之中有多少職務是由文人擔任的。
不是我張遠自賣自誇,今日就拿我自己來舉個例子。
早先我為一郎官,而後得到陛下提拔,爵位官職一直在擢升。
而後我以期門軍長史的身份參與了馬邑之戰。
毫不客氣的說,奔襲攻略匈奴龍城便是我的計劃,前將軍衛青贊成了我的計劃並施行了下去。
現在我是你們的太學令,是你們的師長。
大漢文人近半數希冀入太學!
文人、武人又有什麼區別?”
“太學令可是讓我們入伍從軍?”
“不不不!
現在你們還沒有從軍的資格!”
這句話一出許多人就不滿意了,再怎麼說學子們在各自的家鄉都屬於天之驕子的那種。
因為從小到大都能夠吃到比較豐盛的食物,最起碼也不用餓肚子,他們的體魄甚至要比軍伍之中計程車卒要強上一些。
讀書人有錢,有錢就能夠吃好的,吃好的體魄就強壯了,體魄強壯就給了他們良好的習武條件。
文人尚武方為最值得推崇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