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沒有把身子對著劉徹那個方向,而是轉過身去盯著王御史,每問上一句話就向前逼一步。
這些大臣們實在是太煩了,人人都把張遠當做是軟柿子。
瑪德也不想想,一個一千石的官員,有什麼資格在沒有證據的時候就要爭著給一個卿大夫定罪。
除非今天上朝的百官有丞相在,即便是有個御史大夫在,也沒有那個資格定張遠的罪。
“太學令你看看這是什麼地方,當著陛下的面你都敢如此,可想而知你在太學跋扈到了什麼極致!
而且我身為臣子只是盡責向陛下建議諫言而已,此乃御史的本分職責!”
張遠的話字字誅心,王御史也是靠一張嘴吃飯的,立馬就開始反擊了。
聽到這番話,張遠猛然轉過身去對著劉徹一拜。
“陛下,臣並不覺得跋扈有什麼錯!
王御史之言讓臣有些寒心,如今我大漢的群臣只能躲在長安一隅牙尖嘴利,抨擊對大漢有功之士麼?”
劉徹心裡面冷笑了一聲,比牙尖嘴利,你張遠也不差啊。
“太學令何出此言,王御史也是盡責而已。”
“陛下,臣為大漢流過血甚至殺過匈奴人,臣為大漢出使過西南夷,臣為大漢提供了鍊鋼技藝,臣為大漢找到了土豆這樣的高產耐寒的食物。
如今臣正在為大漢建立一個教導天下士子的官學機構!
臣想問問陛下,王御史為大漢做過什麼?”
張遠這算是當著一百多個大臣逼問劉徹了,兵行險著不過如此!
王御史當即臉色就被憋得通紅,許多大臣也有點傻了,好像張遠立下的功勞真的不怎麼少啊。
但是劉徹卻有點惱怒,瑪德這個時候提這些事情是要做什麼?
要封賞,亦或是諷刺自己不重視有功之臣?
“太學令為大漢之功都記在朕的心裡,王御史一生兢兢業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再說御史之位本來就是監察百官,太學令雖然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要不然朕也不會按著那數百份彈劾太學令的奏章沒有說什麼!”
劉徹雖然沒有發飆,但是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讓張遠得了便宜就算了。
千萬別得了便宜就賣乖,你張遠也不是完美的,朕手裡面還有你的把柄呢!
光是太學偏殿縱火一事,足夠誅張遠三族。
張遠一聽到數百份彈劾自己的奏章,心裡面就驚了。
瑪德,看這個樣子看自己不爽的人有點多啊。
雖然同一個目的的奏章可以無限遞交,但是那些大臣們也得擔心劉徹會不會煩躁。
所有事情都有個極限。
正所謂再一再二不再三。
這樣算一算也有不止一百人彈劾自己!
張遠回過頭向著四周的大臣們迅速掃了一眼,這裡面一大半的人現在雖然都不出聲,可是在陷害自己的事情上他們都出了力。
“呵呵,臣確實錯怪王御史了。”
這回不止是劉徹怒了,在場的一眾大臣真的要被張遠嚇死了。
這個呵呵是什麼意思啊。
你張遠真覺得好笑也不至於在這麼嚴肅的時候笑出聲來吧。
在場的人都是人尖尖,能力雖然不說有多麼出色,但是能夠做官到能夠參加朝會的地步上,察言觀色那肯定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