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丞接下來怎麼辦,很多學子都失去了行動能力。”
吾丘壽王身邊的太學掾屬對著他問道。
“讓還能走路的學子把其他不能動的人拖回住處。
那裡不還有一百多沒有捱打的學子麼,找一些木板車,再從馬廄中牽一些馬來。
讓他們幫忙弄下吧,唉,要是沒有醫工醫治也不知道這傷多久才能好。”
太學掾屬眼睛都瞪大了。
你嘆啥氣啊,這羽林軍不就是你找來的麼,要是咱們太學自己的人動手也不至於打成這樣啊。
“可是太學令那邊?”
“對,你倒是提醒了我,我得去找一趟太學令,這要是把學子們都弄回住處去了,估計沒有十天半個月都不能把所有人聚集到一塊來了。”
吾丘壽王總算是記起來張遠了。
而且現在下手下的有點狠,現在這個現象要是張遠也不願意看到,那吾丘壽王就成了自作主張,這下場可不會太好。
薛仁本來就盯著吾丘壽王這邊,見他匆匆忙忙的往太學深處跑去,薛仁也立馬追了過去。
這個時候張遠還沒想好怎麼對這群考生。
處理辦法一直都沒變過,那就是所有人都得滾蛋。
但是怎麼能讓效果達到極致,讓太學往後所有的學子、講師、官吏甚至那幾個五經博士聽到張遠的名字都渾身顫抖,必須要想個好辦法。
這次是儒生理虧,這也是張遠消除儒家對太學政治影響的最好機會。
張遠這次一個沒處理好,往後公孫弘當丞相的時候,很容易就會讓太學成為公孫弘的後花園。
對太學這一方面,張遠的記憶並不深刻,記不太清史書上記載的劉徹是如何處理這個麻煩的。
但是略微有點印象。
好像是太學被董仲舒操控,而公孫弘跟董仲舒之間並不是外人看起來的那樣和睦。
中興儒家,奠定儒家之地位,這可要比一個帝王的影響都大。
當真能夠達到讓史家傳唱,萬世歌頌,天下人銘記的程度。
不管是為名為利,在這個儒家最好的時代,不管是董仲舒還是公孫弘亦或是其他人例如夏侯一族、張生他們都有著這樣的野心。
這次太學之變,就跟公孫弘還有董仲舒都沒有什麼關係。
張遠也看出來了這是其他派系想往上爬的強烈徵兆,只不過拿下太學是最便捷的一條道路。
公孫弘現在想著鞏固自己的晉升之路,而董仲舒現在估計還想著怎麼把君權神授天人合一那一套直接擺在明面上來。
對他們兩個人來說,他們要的東西就在眼前,只要他們兩穩步向前就能夠拿到。
現在得罪張遠甚至讓劉徹對他們心生厭惡,實在是沒有那個必要,只會讓他們腳下的光明大道變得曲折變得狹窄。
幕後指使者的能量也僅限於對儒生們的影響,所以到現在都沒有把自己放在臺面上。
對這一點張遠看的很清楚,所以當他一出面,幕後指使者就會迅速掩藏,然後切斷自己與這一屆考生的所有關聯,最後的結果就是這近四千考生被人利用完了之後變為棄子,前途盡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