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人你是說夜郎國並沒有十萬精兵?”
籍福對於唐蒙敢拿這件事情欺瞞劉徹,感到十分的驚訝。
劉徹可是抱著關鍵時刻可以從夜郎借兵攻打南越的想法。
張騫出使西域,唐蒙開發西南,其中大部分的緣故都是因為劉徹想要借用別人的勢力來制衡一下週邊那些看似龐大的勢力。
“先生也不想想,我大漢地廣物博,人口更是有將近四千萬之巨,如今才有五十萬士卒。
夜郎國所佔之地還沒有蜀郡一半的土地大,境內更是遍佈高山峻嶺,如何能夠供養十萬精兵,除非他們跟匈奴人一樣人人皆可戰鬥。”
籍福低下頭沉思了一會兒,想通了其中關鍵,繼而對張遠問道。
“那閩越國還有南越國也跟夜郎國一樣疲弱?”
張遠跟籍福根本不是站在相同的一個層次上,兩者進行的對話也就顯得十分的突兀,張遠腦海之中是《史記》是《漢書》是《資治通鑑》,還有前人兩千年的智慧。
籍福則只有自己沿途見過的一些事情,還有那些教導做人規矩的古文。
符關可以說是籍福抵達最遠的地方了,建立在這種基礎上,張遠自然不會認為他會有什麼見解。
就連劉徹在想著攻打南越國的時候借用閩越國還有夜郎國的軍事實力,更別提下面的這些官員,當劉徹知道周邊的所有國家都不堪一擊的時候,也就不再對這些事情抱有期望。
“夜郎國不如閩越國,閩越國不如南越國,南越國不如長沙國。”
張遠透過這種分級比較的方式明確的給籍福說出了這些國家的軍事實力。
籍福狐疑的眼光一直在張遠身上掃視著,顯然是不相信張遠說的這些。
“先生若是不信,等到了夜郎國便知道了。
您也不想想,南越國乃是前朝餘孽,閩越國乃是越王勾踐後裔,他們若真的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為何不侵佔我大漢的疆土,重現祖上的榮光。”
就這還智者,張遠隨後嘆了一口氣,回報籍福以鄙視的眼光。
符關內知道夜郎國真實實力的人加上張遠也就只有三人。
另外兩人就是唐蒙還有那名唐蒙麾下長史。
如若夜郎國實力強大,唐蒙作為符關的鎮守者怎麼可能答應張遠傾巢而出。
在符關修整了兩日之後,一支將近兩千人的隊伍從符關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劉徹已經同意了唐蒙在夜郎國境內設立犍為郡的請求,此行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封夜郎國的君長多同為夜郎侯。
從符關出發一直往東南方向走,一直到看見有支流的時候,就到了鄨縣城。
沿途一路上有許許多多的村落,在忙著春耕,看起來除了服飾之上的差別以外跟巴郡的百姓就再也沒有其他的差距。
甚至說是到了夜郎國境內,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村落不歸屬夜郎國管轄,而是其他的部落在管理。
在百姓的聚集地除了能夠看見一些抵禦野獸的籬笆,就再也看不見有什麼作為防禦的工事。
籍福在看見了這些之後,就對張遠說的話深信不疑,別說是一些帶兵打仗的將軍來攻打這樣子的敵人,籍福對自己一下子也有了強大的自信心。小小書屋
沒有戰馬武器就等於沒有辦法組織有效的進攻,沒有城牆就等於沒有辦法組織有效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