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張遠對面迎面走來了一位年輕人,看起來比張遠要年輕許多。
“您就是太學令張遠?”
張遠點了點頭。
“我正是張遠,如今太學建成,便至縣府欲與杜縣縣令探討一下。”
年輕人立即整理了下服飾,隨後對張遠說道。
“下官便是這杜縣縣令枚皋,初次得見太學令,失禮之處還請海涵。”
近些年來,劉徹一直任用年輕計程車子,這已經算不得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張遠還沒到三十歲,衛青也只是二十出頭的樣子。
朝中的卿大夫已經有兩位如此年輕之人,下面的那些郎官們年輕的就更多了。
“無妨,我只是想來問問縣令,如今杜縣縣城如此雜亂,不知你有何對策沒有?”
枚皋臉色有些難看,想了想然後對張遠解釋道。
“下官也就剛剛來杜縣三日的時間,太學修建完成,一下子空出來的這些民夫以及他們的家屬,共計三萬六千餘人。
短時間內,這些人的戶籍都要遷入到杜縣內,但是眼下又臨近春耕,下官還要籌措農具跟種子,也要為這三萬六千多人分房屋土地。
太學令覺得在下剛來,又能有什麼對策,現下也只能夠先趕要緊的來,先把百姓們入了籍,再給他們分田地房屋,最後再籌措農具種子,希望能夠趕得上今年的春耕吧。”
“你難道就一個人來到此地,沒有其他的官員隨你一同前來?”
“回太學令,陛下給杜縣任命了縣尉縣丞。
其餘小吏,陛下說是讓我一人定下,然後任命。
可下官也是剛來,又怎能把官位隨意的就交給不熟識的人。”
能說出這樣的話,張遠對這枚皋一下子就有了改觀。
換做其他的官員走馬上任,估計一開始就會把自己的家底全部都帶過來,然後全都安插到各個位置上面去。
像枚皋這樣的,帶著個縣尉加個縣丞就敢跑到一個混亂無比的地方來,張遠不知道他是無知者無畏還是怎麼的。
“此人名為宗行,是我的家臣,之前曾隨我一同出使過夜郎,也曾隨我安撫過巴蜀百姓。
縣令若是不嫌棄,我便把此人以及帶來的隨從都先交給你用用,他們都識字,相必幫助百姓們入籍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張遠指著宗行對枚皋說道,這個時候能夠齊心協力把亂局給解決掉肯定是最好的。
枚皋一聽,臉上就出現了笑容。
是誰的人其實枚皋並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張遠說的,宗行他們都認識字。
“太學令真的是幫了下官一個大忙,我怎麼敢嫌棄。
宗行既然跟隨太學令出使過夜郎,那我就直接任命他為杜縣主簿,其餘人便都為斗食,不知道太學令可還滿意?”
張遠點了點頭,不管啥職位都行,只要杜縣恢復了正常運轉這些人他可都還是要收回來的。
“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