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氣憤不過,人都離開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張遠特意來他這裡可能是有事。
“遠兄,你來我的營賬可是有什麼事情要與我商議?”
張遠也在等衛青心情平復下來,他才好說李健的事情。
“確實是有一件事情,我在蜀郡臨邛有一好友,立志從軍,報效大漢。
之前出使夜郎時,他便與我一同回長安尋找機會,之前演示三弓床弩之時,帶他去過丞相府一趟。
後來不是結果並不是太讓人滿意麼不是,也就沒辦法在丞相那為他尋個出路。
這回你我兄弟執掌期門軍,我這才記起那好友,看看有沒有辦法讓他在期門軍中從軍。”
衛青沒有立馬答應,而是對張遠問道。
“遠兄,那他人現在在何處?”
張遠立即回答道。
“此刻就在賬外,我這就讓他進來。”
說完便出去將李健喚了進來。
“青弟,這就是我說的好友李健,你們之前應該在我府上打過照面。
李兄,這騎都尉衛青將軍你也是見過,二位就不用我多做介紹了。”
衛青笑著點點頭,他對張遠自然是信任的,只不過不知道李健的能力如何。
“李兄,你可曾修習過武藝,亦或是熟讀兵書?”
李健連忙對著衛青一拜。
“將軍,這句李兄在下萬萬不敢擔上,阿遠稱呼我為李兄,是因為他潛龍在淵之時,我曾與他交好。
如今將軍您位高權重,而我只是一介平頭百姓,當不得這樣稱呼在下。”
衛青揮揮手笑著說道。
“無妨,李兄也沒有官職在身,兄長如此稱呼你,我自然也該這般稱呼。
再者說,我衛青也是窮苦出身,沒有李兄想的那麼心胸狹隘。
咱們不必糾結於稱呼,說說剛剛我問的問題吧。”
李健也不再緊張,對著衛青直接說道。
“家父乃是軍伍之人,曾在梁國當兵,七國禍亂之時曾立過軍功,戰後朝廷封賞封邑,一家人便遷到了蜀郡臨邛,於是在下自小便在家父手下操練。
至於兵書也曾看過許多,但是在沒有上戰場之前,說再多也只是紙上談書罷了。”
李健沒有過高的讚譽自己,只是給了自己一箇中規中矩的評價。
衛青點點頭,猛然站起,從身旁的武器架上扔給李健一杆長槍。
李健順手這麼一接,沒想到衛青扔的力氣極大,猝不及防之下往後退了一步。
衛青見到李健能有如此反應,淡然一笑,然後又從武器架上取下一把大刀,對著李健就這麼劈去。
張遠知道衛青這是要試探一下李健的功底,也不出言阻止,反倒是自己溜到了一邊安全的地方。
衛青大刀這麼一劈,李健只能是雙手舉起長槍,力抗衛青這一擊。
張遠只知道衛青是個名將,史書上未曾對衛青的武藝有什麼評價,二人之間的交鋒,張遠也看不清楚什麼門道。
只是覺得兩個人在單純的比拼力氣。
李健可能是支撐不住了,接著這股巨力作勢就在地上一滾。
然後手中的長槍,對準衛青的雙腿直接掃了過去。
衛青為躲避這一槍,於是猛然往半空中躍起,一個翻身用刀背對著李健手中的長槍就這麼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