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奇怪的,任何一個人不可能光靠約束跟規矩讓他們聽話。
而是要讓他們學會珍惜,加上他們知道若是離開張府就會失去現在這樣吃穿不愁的生活,便會按照我喜歡的樣子來,而且我也不會去控制他們。
最起碼一切都是按照好的一方面去發展不是嗎?”
李健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他覺得對極少一部分下人保持容忍就已經很難了,得寸進尺是李健對於這些普通人的看法。
給的多了他們會要求更多,一直給的比較少,偶爾給多一次才會讓所有人覺得那是恩德。
“但是我覺得阿遠你還是對他們太過於容忍了,這一天以來我也聽說了有些僕婦在外面找了野男人還懷孕了,不說將他們交到官府也該逐出府邸吧。”
李健是來長安來找機會的,學習一些東西的,最起碼他的父親是這麼想的。
張遠也把李健當成了好友,自己接下來想做的事情甚至可以將李健囊括在其中,不過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給李健洗腦。
給一個三觀都已經形成了的大人洗腦確實有些困難,不過張遠覺得靠自己兩千年的智慧直接把李健壓倒。
“在我看來那些僕婦這種行為不過是人的本性罷了,這些事情自然發展更好。
我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都會告訴自己,接下來這一天,我會看見好管閒事的人,忘恩負義的的人,傲慢的人,欺詐的人,嫉妒的人還有孤僻的人。
大多數人是不識字的,他們不像你我一般,有條件能夠去讀書寫字。
他們能有這些品格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那個僕婦內心深處也只是想要個孩子養老而已,只不過她不知道這些事情在禮法上是不合乎規矩的,可是你拿一本《禮》去問她什麼是禮義廉恥,她能夠看得懂嗎?
但是你我就不同了,我們知道善惡的本質,知道前者是美麗的人後者是醜陋的人。
知道哪些做錯了事情的人其實與我們是相似的,我們的面板血液起碼在外觀上看都是一樣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了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們既不能將這些惡強加到我們身上,我們也不能遷怒這些同胞或者是憎恨他們。
就像你知道這個僕婦的事情,你會去找一個野女人生個孩子嗎?你的教養不允許你這樣。
同樣的你的教養也應該對這些人有足夠的耐心還有包容,因為在他們的心裡面不知道那樣做是羞恥的。”
每個人現在都覺得張遠往後會有大成就,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很有可能就成為別人攻擊的物件。
所以大家都想著能夠杜絕掉這些事情,這使得張遠很是糟心,他是不想要有什麼變化的,最起碼在自己家是這樣。
李健沒想到張遠會說這麼多話,還是為了一個僕婦。
“阿遠,我覺得你可以著書立經了,開創一個新的學派也未嘗不可啊,剛剛你說的話我現在想起來覺得很有道理。”
張遠一聽這個就有些害怕,自己的這些言論還是一直狗在張府這片小天地就好。
“李兄,我再多說一句話,往後你要是想一飛沖天,記住了不論誰問你師從何派,你就說你是儒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