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將眾人都安排在這處宅子中住下,然後便讓家中老奴去江原縣內買了些蔬菜肉食。
王廚子隨身帶著鐵鍋還有廚刀,他辛苦一些倒是能讓大家都吃上一頓好的。
再說這群人嘴巴已經被養刁了,那些乾糧吃起來實在是難以下嚥。
一個時辰後所有人匯聚在一起吃了個飽,便各自回房去休息。
這一路以來,張遠與李健攀談,總算是對大漢疆域內的這些勳貴有了些許認識。
城池不是給那些普通的百姓居住,城牆之內的房屋幾乎全都是有錢有勢的人家,擁有自己土地的百姓會把家安置在農田周圍,形成村落鄉鎮。
李健他們家的田地平日都是由佃農打理,每年向他們家繳納賦稅便行了。
這些城池內的房子也都不貴,因為要到處往來,李家便在成都還有江原都置辦了宅院。
張遠也問了從哪裡可以買到耕種的田地,李健也作了解答。
說張遠要是想要買田,到時候去到成都他可以找人聯絡,有些自耕農想要經商或是從事其他的行業都會選擇先把田地給賣掉。
其實張遠也不想住在城裡面,要是能夠在成都郊外買到一大塊田地,在鄉野中居住要更好一些。
大漢相對自由的土地買賣政策讓張遠不至於為了完成系統的任務而大費周章。
穿越到大漢來之後除了跟卓王孫近些時日發生了一些矛盾外,張遠一直都很順利。
這次的遷徙過程也是如此,在路上也沒有遇到什麼危險,很平穩的在第二天的下午抵達了成都城。
李健家在成都有兩處宅院,張遠直接讓他帶著自己去比較大的那一處。
沒什麼其他的理由,之前答應過了要給這些糙漢子找媳婦,總得兌現吧,而且這一回要是能在成都一直安靜的生活下去,也挺好的。
但是當李健帶張遠來到他們家門口的時候,張遠總算知道什麼叫大戶人家了。
這已經不能稱之為宅院了,這是府邸好不好,居住個一兩百人完全不成問題。
而且還分內外院,張遠跟李健現在就行走在內院之中。
“李兄這一處府邸大概要多少錢啊?”
最實際的問題必須得先問出來,張遠怕自己買不起這麼大的房子。
“張公子想買的話,只需要一百個金餅子就好了。”
聽到李健說出價格,張遠整個人就輕鬆了,現在的他還是能夠買得起的。
“那好,就這處宅院吧,我們明日就去官府交易。
至於城外購買田地一事,還得勞煩李兄費心。”
李健一開始還以為張遠可能拿不出這筆錢,正想著是不是讓張遠先住下去,等到以後有錢了再說,結果張遠一口就答應下來,讓他對於張遠的財力也有了一個重新的認知。
“城外購買田地的事情,張公子你看要讓你麾下誰去操持?”
買了自耕農的田地,自然就要去承擔那一部分賦稅,當前農民稅收為三十稅一,張遠要是購買三十畝的田地,每年只需要繳納一畝田地所得即可。
不過眼下他無官無職,購買土地成為農戶的事情肯定不能去做的,只能讓人代持。
“就讓阿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