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英準備出使秦國的時候,楚王宮的春申君也走進了靈堂之中!
楚王的靈堂設在楚國王宮太廟,因是臨時放置,周圍以棘門隔開,裡面白色的帷幔一層又一層彷彿天境。
春申君與護衛如同幽靈一樣在白色的重門穿過,絲毫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處於危險之中危險。
李園在前面弓著腰帶路,一邊講解著自己的 佈置。大周禮儀繁瑣複雜,李園沒少花心思,加上謙卑的神態令春申君萬分滿意 。
不知不覺二人就走到棺槨處,棺槨還沒有蓋上,要等王室皇后公子見過最後一面才會蓋棺。春申君欠腳看了看楚王熊完心情複雜。二人一起走過二十五年的歲月,從親密無間到分道揚鑣,有公也有私恩怨早已說不清道不明。現在終於不用再面對楚王的抱怨了!從此以後再無掣肘,楚國終究會迎來一番新的氣象。春申君躊躇滿志,唸叨一句:“走好!”
“敬香!”
李園扯著嗓子喊了一句,春申君退後,拜別,起身,敬香!
與此同時,白色的帷幔如同平靜的水面掀起一陣浪花,浪花中一道道冰寒的刀光閃過,白色的帷幔如蝴蝶般破碎,一群白衣刺客向著春申君直撲而來!
“有刺客!”
春申君的護衛高喊一聲,後面護衛紛紛抽出刀劍,反身擁護者春申君。春申君心中一驚,卻來不及思考誰在出手爆喝道:“殺出去!”
“既然已經入甕,就別想逃出去!圍殺他們!”
李園一聲令喝,刺客們紛紛上前。帷幔堪堪落地,就被一排盾牌取代。在盾牌的後面,一張張弩箭直指!
“放!”
箭雨狂飆,春申君的護衛紛紛中箭。只有少數人揮劍亂砍逃過一劫,還未定神刺客欺身向前殺去。剩餘的人邊退邊抵抗卻越退越少。春申君退著忽然背後一磕,已然退到楚王棺槨再也退無可退!身前,刺客已然全部陣亡。春申君看後看了看,陡然平靜下來看向李園道:“是你!”
“是我!”
春申君自嘲的笑了一聲嘆道:“我已然小心翼翼,沒想到還是小覷了天下人!我還想著終於可以大展拳腳,沒想到還是遭你暗算,悔不聽”
強秦起於西垂,周幽王時,戎狄年年入侵,烽火舉了又舉。諸侯連年勤王導致民生凋敝士卒疲弊,到後來各個諸侯都不再理會幽王勤王烽火。即便這樣周室抵抗戎狄也是有敗有勝,直到周幽王廢申後立褒姒為後才禍起蕭牆,申國聯合犬戎直驅周宗才導致社稷毀於一旦。
因此後人皆認為褒姒為周室衰亡的罪魁禍首,魏轍這種說法其實不對!
周室衰微,先是諸侯共國伯和干政,接著申國借外戚之名干政,幽王若想重振周室就要去除外戚削弱諸侯。廢申後立褒姒便是削弱申國的措施,不想申國看穿幽王的目的狗急跳牆才引犬戎入京。
論起罪魁禍首乃是天下諸侯的野心,私心,貪心!包括後來韓魏趙三分晉國莫不是出於各自的野心私心貪心!
與這些諸侯相比,秦國得到周平王旨意,消滅盤踞在周宗故地的犬戎而居有其地更加顯得名正言順。
後人來秦孝公行商鞅之策變法圖強一躍成為當世最強的戰國,幾代人積累下來已經有了吞併六國的底蘊。
硃英路上走走停停,卡著時間趕往秦國。一路考察民情以為將來打算。
秦國與楚國卻是不同。
在楚國還是以宗室分封為主。雖然看似一個國家,實際上各自圍繞著各自的封國建設,使得楚國各地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圈子,這些圈子世代相傳早已成為貴族的私有領地,將楚國割裂的支離破碎,以至於政令難以統一。
而秦國則不同。秦國行郡縣制,雖然不乏豪族卻也是依法而設,以爵位定貴賤,以功勞定爵位,百官難以自專政令一統。
“管不得荀師當年遊歷秦國對秦國政治讚不絕口!”
硃英望著渭水邊無盡的曠野不禁感慨!
副使黯然點頭贊同道:“是啊!若非此,如何能壓得六國不敢西顧!”
硃英嘆息一聲惋惜道:“這都是當年商子之功,戰國以來未有不變法而成為強國者。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魏國有李悝變法···有可惜我楚國當年吳起變法最終功敗垂成,否則我楚國地廣人稠坐擁山河之利,變法成功必然更上層樓,又豈會懼怕秦國!
這也是為何我要做春申君門客的原因,戰國四君子,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都是皇室族人,唯有我楚國春申君出身太子舍人,也是我楚國唯一願意變法圖強的重臣。可惜大王早已和大君疏離不肯聽大君之言變法,否則我楚國現在也不是現在這樣!
就那這次災星降世來說,若放在宗室封國,誰會關心區區賤民的死活!也唯有春申君才會想辦法救災。若不是楚國宗室仍然勢大,又何必這樣拐彎抹角,還得藉著修建郢都才能聚起災民,從宗室口中摳出一點糧食來!
你行走民間應該知道下面是個什麼樣子!庶民若有糧食又何必千里迢迢趕到郢都服役!若宗室能開倉放糧,荒野之中又哪裡來的那麼多森森白骨!
現在楚王新喪,”
硃英也不知道劉軒曾經隨著茯苓進宮,所以更不知道劉軒早已從蛛絲馬跡中推測出楚王之死乃是春申君搞得鬼!
當日,茯苓救治楚王可是使出了看家本領,按道理應該是楚王甦醒才對!然而事實卻與此完全相反。李園被茯苓瞞騙過去可以排除,剩下的便只有王后李環和春申君才有機會殺死楚王。
李環是李園的妹妹,根本沒必要多此一舉,剩下的便只有一種可能!
殺死楚王的就是當朝令尹春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