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團剛到巴林橋時是三個營,加上直屬隊足有一千五百人。隨軍的狗頭軍師楊南橋出了那個餿主意,用火牛陣還真給日軍一個措手不及。日軍小泉山下中佐的四個中隊自南向北一字長蛇陣佈置,最南面的西陸中隊與木夫春下中佐的陣地緊緊相連。
因為處在最北邊,儘管日軍個個憋足了勁兒,小泉山下中佐還是擔心被守軍給輕鬆夜襲了,就一再督促部下軍兵,與木夫春下中佐保持聯絡,成鐵板一塊……誰知守軍沒有一上來就攻擊,而是從馬家坡後面突然趕著一大幫牛衝進陣地中,牛撞人踏一時亂了陣腳。那群牛的牛尾上都帶著一團亂麻一樣的東西,上面沾滿了油脂,火燒得啪啪作響,把牛燒得一驚一乍往前衝。
牛尾上的油脂不知是什麼東西,隨著牛尾一甩一甩濺得哪都是,落在臉、脖子和手上或者別的地方上,都燙的生疼。還有的牛回頭追著自己的尾巴撞,把陣地給踏得亂七八糟。鬼子兵不躲就得挨踩。
當然鬼子兵是訓練有素的,雖然被牛攆得都離了陣地,但立刻尋找有利地形,回身向牛射擊。可牛群只是守軍的前鋒,是給守軍打馬虎眼的,日軍一還擊,後面的守軍就一齊開火。鬼子們是朝牛射擊,而守軍是朝鬼子射擊,真可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有的牛中彈以後亂撞一陣就倒下了,也有的牛一直衝到木夫春下的陣地裡去了。木夫春下陣地裡的鬼子中隊長奕郎還在那指著北面的西陸中隊大罵,八格牙路,哪裡來的牛的幹活……
緊接著處於西北面18團和軍屬獨立團那鳳志部就勢發起了總攻,西北邊鬼子各陣地日軍,都被一下突入的守軍打亂了陣腳……混戰從此開始,萬劫不復的惡戰,使雙方都被血與火洗禮著……
小泉山下大隊被火牛一衝一撞,就再沒回過勁來,中隊都成不了建制,小隊卻實施了有效的反攻。
18團能趕到巴林橋也是上天的安排,怎麼就碰上了支前小隊的人了呢?再說能躲過山本十二中隊的截殺也是相當不容易,主要是嚮導熟悉地形,再者是王團長派人把山本十二引到西邊的洪峪口去了……
看來他們18團從樺樹屯一出來就是正氣兵,再者打鬼子,天祝也。在巴林橋接受任務時,由各部支援了一些鬼頭刀,吉副旅長再三面授機宜,要他們發揮近戰,發揮大刀砍腦殼的優勢……遠處不能暴露,近處突然發力……
韓處長也囑咐王團長等長官鬼子不善夜戰,我們在深夜發動攻擊,就是利用鬼子怕夜戰的特點,通知下去,各級官兵,放心大膽地砍殺……
18團北面與小泉山下殘部血拼,南面與那鳳志配合也捎帶上了木夫春下最北邊的奕郎中隊,一場混戰,真是昏天黑地,人馬損失速度太快了。當時王明園團長也是殺敵心切,指揮部一再往前挪,都要挪到鬼子陣地下了,他們看見鬼子一個軍官揮著戰刀四處劈人,不論是鬼子,也不論守軍,一刀一個。
看得出,那傢伙刀法有點功底,著裝上也顯示,軍階不低。王團長判斷肯定是個高階長官,就從地上撿了一把刀迎了上去了。
18團裡的人個個是練家子,大部分在樺樹屯的家裡從小就練,一是健身,一是為了防止匪患。後來,趕上東北軍招兵,他們年輕人就被整個招進了何旅長的三十五旅。開始何旅長還怕他們不好管理,後來發現,他們這些人幾乎都有一顆正義之心,勇敢之膽,絕非一般部隊士兵可比,就把他們編成一團,到王明園這任已是第三任團長。
1927年,張作霖的一次玩笑,把他們從三十五旅劃歸了崔興武的第七旅管轄。在崔興武手下,他們並不吃香,崔興武拿李守信等另一團為嫡系,有點不重用他們。
1933年2月24日,崔興武遇日軍毀滅性進攻,18團抱死守住陣地,而李守信卻悄悄地與日軍派出的蒙奸暗通款曲,崔興武痛惜中,方明白這些年一直倚重的李守信,根本靠不住,他不管什麼是民族大義,見風使舵是個高手。純粹的一個奸臣。
王團長一個八步趕蟬就到了小泉山下身後,小泉山下正一刀刀地把來到他身邊的人無論哪一方的,都手起刀落,劈成兩半,以洩心中之憤。忽然感到身後一陣風撞到,以為守軍又來一陣兒火牛陣什麼的,便收刀轉身,又橫刀迎上,想用自己的佐官刀去硬碰硬。
王團長手中的鐵刀卻沒硬磕,中途抽刀像一片樹葉,隨風一飄,就讓開了他的洋刀,接著刀尖一甩繞過洋刀就朝他的脖子去了。小泉也不含糊,對方這一下真是陰險,他急忙後退,抽刀又來了一個橫向狂掃,才把對方的刀鋒趕出去……
兩人各自一愣,抬眼互看對方,小泉山下一看與自己交了兩個回合的這個人,穿一身灰色的支那東北軍裝,著裝上雖然有點緊繃繃,神態上卻威嚴有加,圓盤臉,黑臉堂,絡腮鬍子,大簷帽下,一對豹眼,射出蔑視的眼神,就像一個壯士在自家抓到了一個強盜。
小泉山下努力地挺直身子站穩腳跟,想要表現一下大日本皇軍的英武神氣,蹬了兩下靴子挺了兩下腰,自感個頭並沒比對方高,心下有點慘然。再看對方,熊一樣的腰身,微轉身擺胯右手出刀,左手向上方畫弧彈出二指,這明顯是華門拳的出招式,意既我要出招了。
小泉山下方明白遇到了練家子,自己在大阪軍事預科班讀書時,教練就講過,支那的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影響著世界武術源流的精深與發展。剛才兩招過去,自己已顯笨拙,看來武器的剛強,難刻武術的精深。
他忽然想到祖父曾於清朝末年隨八國聯軍來華炫揚武士道,到這以後方知日本那點忍術呀柔道呀武士道呀,根本不是中華武術的對手,中華武術在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