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之後,各種除錯再測試,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
知道這段時間,適合發射的時間只有那麼一天,大家都不敢鬆懈,除了應有的休息時間之外,所有人都把時間放在了工作上面。
這次的發射,採用了新型火箭,在技術方面,所有地方都要求的格外嚴格,哪怕是一顆螺絲釘,都是檢查了一次又一次。
幾個月前,長城公司還特意訂做了一個超大型的發射平臺和發射架,為了此次的發射,投入的人力物力可謂不小。
對於這些,徐子陵都不敢放鬆,每天不厭其煩的讓獅子一遍一遍的檢查著,生怕會有什麼錯誤會出現。
好在無論是長城公司,還是發射中心,都知道這次發射的重要性,一點兒也不敢馬虎,從原材料到生產工藝,都執行了嚴格的標準,沒讓徐子陵找出什麼不對的地方。
時間一天天過去,整整一個星期後,總裝工程終於完畢,徐子陵親自測試了一次之後,和長城公司還有發射中心的人商量了一下,給所有人放假一天,然後準備發射。
這一個星期的加班,讓大家身心俱疲,為了更好的迎接發射工作,放一天假適當的休息一下是正確的,長城公司和發射中心沒有多考慮,就同意了。
很快就到十一月,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發射中心依舊陽光普照,相比北方有些地方已經下起了雪,沙漠中的溫度還在二十四、五度左右。
為了保證衛星發射的最大程度成功,徐子陵沒準備把天基武器發射到有效射程之內的最高軌道上去,而是發射到六千千米的軌道,然後再經過長時間的變軌移動到合適的軌道上面。
幾萬公里的軌道和六千公里的軌道,相距甚遠,在技術上面,當然也差距很大,選擇六千公里的軌道,對發射而言,無疑是減少了不少的難度,相比高軌發射,發射中心和長城公司的人更有信心。
短暫的一天過去,所有的人又進入了緊張的發射準備階段,最後除錯,對衛星、天基武器相關係統作實時監控。
四十八小時之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發射時間定在上午的十一點,這天凌晨開始,就有相關工作人員開始忙碌了,釋放氣象氣球觀察天氣情況、再次檢查星箭情況等等……
天氣和預想中的一樣,晴朗、微風、氣溫適中、能見度很高,早上,也就是發射前四小時,再次釋放氣象氣球之外,火箭開始加註原料。
最後一小時,最後一次檢查星箭情況。
發射架開啟。
發射前一分鐘,燃料管和電纜開始脫離。
三十秒、各種監控平臺開始工作。
倒數十秒計時開始。
“10”
“9”
……
“1”
“點火。”
命令聲中,紅色的按鈕按下,火箭一聲轟鳴,豎立在發射平臺上面的尾部噴出一團巨大的白色煙霧,火箭開始升空。
隨著火光升起,火箭開始快速騰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