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控制,偵查的控制終端被徐子陵弄出了兩套,一套是和“影龍一號”一樣的行動式,另外一套則是大型的工作臺,由多臺伺服器組成,雖然笨重,也不能移動,但比行動式的在操作上要更全面。
硬體方面是在偵查機還沒下線的時候就應該弄好了的,現在只剩下了作業系統,當天晚上,他回家之後在家裡加了一個晚班,和獅子一起配合把系統弄了出來。
第二天一到軍工廠,就把系統裝載上了工作臺和行動式的控制終端,利用了一天的時間來測試,還沒來得及和下面人詳細的講解,就到第三天,而一大早,範毅安排過來的人就來了。
三十個人,年紀有大有小,但一看就知道都是些搞技術的人,之前範毅問他偵察機需要多少人同時操作,徐子陵回答三人可以,三十人也可以,卻沒想到這一下就派了三十個人來,好在軍工廠在擴建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人員住宿的問題,空置的宿舍有的是,三十人輕輕鬆鬆的安排了下來。
由於沒來得及和自己人講解,這些人只能由他自己來當教官,這讓他有些痛苦,不過這也不能怪別人,只能怪他自己前些日子沒早點安排好。
接下來的幾天裡,他是充當了一個稱職的老師,每天給這三十個人上起課來,不過在閒事,他也拉了一個技術人員填鴨式的教導了幾天,準備接下來讓他來代替自己接下來的任務。
好在新的控制系統和原來的沒太大的區別,技術人員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方式,併成功的接替了他的任務,讓他終於脫離了苦海。
安靜下來忙碌自己的工作兩天之後,他又接到了訊息,江南廠的收購行動有了結果:付出了8億美金的現金和戰艦專案之後,拿到了江南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取得了絕對控股權。
之所以能夠這麼快就談定,一是因為向來收購國有企業都是為人所質疑的問題,因此徐子陵一開始就提出了在資產評估上一定要做到公平和公正,在待遇和其他問題上可以寬鬆對待,適當的吃些小虧都不是問題,所以雙方太過爭執的問題不多。
第二則就是趙子華的功勞了,趙子華接到國內的通知,在和新任進行交接之後,坐飛機借道港島直接去了南海艦隊,也沒回星城,立即就投入了談判之中。這種商業談判他本來就很熟悉,而且曾經也是從政的人員,更是熟悉其中的一些問題,在他的努力下,談判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推進,並得以結束。
收購行動成功,那就代表著戰艦專案的正式啟動,軍工廠在之前招聘了一批人手,本來他是準備也把這些人丟到江南廠去的,後來張老和他談過了這個問題,說是技術和生產兩不相干,沒必要一定要在一起,而且實驗室這邊的條件和裝置比江南廠的研究所更利於研究工作,完全可以雙方同時展開,一人負責一部分,當時徐子陵考慮了一下,覺得這樣也確實有道理,也就同意了這個辦法。
現在專案正式啟動,雙方各自負責哪一部分,雙方的溝通都是要安排的,得到訊息之後,他馬上去了實驗室,和張老商量了一下這個事情,又把人手給安排好。
處理好其中的一些事情,又是幾天過去了,沒等他歇口氣,張艦長派的人又過來了。
好在這些人只是來接受維護培訓的,這些事情還輪不到他來操心,安排地勤人員負責帶好他們,他這才安心的忙自己的事。
半個月之後,偵察機培訓人員順利畢業,三十個培訓人員一個沒少,每人都飛了幾個小時,當然同時也熟悉了日常的維護,見此,徐子陵直接打電話告訴範毅將軍,飛機可以讓他們飛回去了。
有了他的肯定,第二天那三十人裡的領頭就找到了徐子陵,說是他們準備把飛機飛回去了。
“行,沒問題。”徐子陵大手一揮,一個億的款項早就打到軍工廠的賬號上面了,偵察機還沒下線就屬於國家的,這些日子停在軍工廠,相當於他們白玩了這麼久,“對了,李上尉,你們這是要飛到哪個機場?”
半個月的時間裡,徐子陵和他們這些人見面的時間不少不多,資料裡面也沒說明他們是屬於哪裡的,他也就沒多問,還真一直不知道他們屬於哪裡的,這時候見他們要把飛機開走,他就隨口問了一句。
“我們是空三軍的。”
李上尉也沒有要瞞著徐子陵的意思,大大方方的說出了他們的來歷。
“空三軍啊,那你們這是要飛大連基地?”倒也沒有太多意外,能擁有這個機型的肯定只有空軍,國內也就幾支空軍,不是這支就是那支,不過當知道他們是大連基地的,他倒是想起51區的事情來了,於是叮囑了一句,“米國,加利福尼亞州與內華達州北緯36°位置你們不要飛。”
“51區?”沒想到他的話一出來,李上尉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