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傳媒和萬達影業,出資兩億,收購了馬小剛新成立的一家影視公司70%的股份,並且馬小剛再度簽下了五部電影的導演合約。
一紙文書,籤個名字,就兩億現金進賬,馬小剛忙著收錢呢,哪還有功夫管李謙。
一下賺兩個億,也引發了網友強烈的討論。
兩個億啊,拍多少部電影才賺得回來,多少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潤都沒有這一半。
......
“辛辛苦苦拍了四部電影,投資了那麼多電影,才賺了幾個億,這賣個空殼公司就賺兩億,錢也太好賺了。”
看到這個新聞的李謙,都無語了。
這華陽和萬達,不就是送錢給馬小剛,來繫結他嘛。
這操作,也是牛逼,怎麼沒人給自己送錢呢。
只是這馬小剛不止賣了一家,萬達也摻和進來了,黃忠軍肯定心疼死了,自家的寶貝變成兩家公司共有的了。
宋戈入職萬達一個多月,不聲不響的還幹了件大事。
不過,跟李謙沒關係了,剛剛接到韓三坪的通知,《我不是藥神》的文學劇本已經過審,上面協調了多個部門,原則上同意拍攝。
就是給拍了唄,還什麼原則上同意,說話真有水平。
跟政府檔案一樣,什麼原則同意、基本同意之類的。
不過給拍就行了,李謙也就開始籌備劇組,琢磨演員人選了。
離過年就剩幾天了,李謙還是想在過年前把主角人選給確定下來,儘早開拍。
如果可以的話,李謙這次不想賀歲檔再上映了,賀歲檔還是更合適輕鬆一點的片子。
而且,儘早拍了,儘快上映,不要去拖。
《無人區》要是早半年拍,在09年7月之前上映,也就不會被禁了。
殺青沒多久就碰到了7.5事件,就是那麼巧。
早拍完早上映,別看現在同意拍了,真要是上面知道電影的內容,百分百是不允許拍的。
一群外行,靠文學劇本,無法想象中拍出來的是什麼東西,只能看個大概。
......
籌備劇組,首先把演員找齊,外景到可以過年之後再說,演員們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去研究劇本和人物。
演員,首先要契合電影的風格,風格不符,演技再好都是白搭。
國內有很多特點十分鮮明的演員,雖然演技很好,但不是適合所有型別的。
《我不是藥神》首先是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一定要生活化、接地氣、讓普通觀眾都能感覺出好像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
方言,就是一種常見的方式。
國內電影用方言多的大多是西川話、東北話、京城話。
也是大部分觀眾所熟悉的,畢竟要是小眾方言,聽都聽不懂,跟外國話都沒多大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