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角色,是超脫於普通人之上的,是救世主的形象。
其實跟主旋律影視劇裡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在塑造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種片子都會適當的降低角色的刻畫力度,從而造成了超級英雄電影中人物的扁平化和刻板化缺陷,長年看到的超級英雄都是能力超乎尋常,飛天遁地且無所不能的平面化形象。
而對於《我是傳奇》來說,雖然男主角是一個傳奇,就像片名那樣,成為了拯救全人類的希望。
其沒有遵循傳統的英雄塑造模式,而是避開了這些套路化的人物屬性,反而以極具突破性的思路塑造了主人公這個主流社會的平凡人形象。
身份上雖然不平凡,軍方病毒研究專家,上校軍銜,90%的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會接觸這種人。
但是,刨除身份之外,就是個普通人,他既沒有無堅不摧的外殼,也沒有給敵人致命一擊的超能力,沒有傳統英雄永遠遊離於主流社會之外的形象和給人的距離感。
這就要花費很多鏡頭去塑造出這樣一個平凡的人,也是雙線敘事的必要性。
否則,剪輯可以老套一點,把男主角所有的會議,都集中在片頭,作為一個前言、序曲這樣的片段。
在的夢境中透過閃回對事情的過往進行回溯,讓觀眾以一種平視的角度重新走進角色本人的內心世界,從影像心理上就拉近了主角與觀眾的情感和距離,也讓人物變得前所未有的立體和具有層次。
而且,和“大片”不同的是,《我是傳奇》更加重視情節,並不是靠刺激眼球的大場面吸引人。
當然,傳統災難片都是一群人抵抗災難,而這部電影是一個人,不以情節為主的話,就沒法搞了。
重情節的片子,對剪輯也是有很高要求的,只不過這樣單個角色的電影,就減少了剪輯的麻煩。
不過還是很考驗功力的,就那個晚上關上房子所有鐵門,抱著搶和狗狗蜷縮在浴缸的鏡頭,透過俯視鏡頭,慢慢平移,定格在劉業的面部特寫。
傳統套路,這裡應該會給一個接近兩秒鐘的特寫,展現人物的當時的情緒,因為這種睡覺的方式,是不正常的。
但是這裡李謙沒有,就在鏡頭剛移到劉業臉上的時候,李謙就剪掉了。
沒有多餘的對氣氛的渲染,前面鎖鐵門、關窗,還有抱著狗和搶蜷縮在浴缸裡就足夠表現出這個緊張的氛圍了。
畫龍點睛是好事,但是經常有人畫蛇添足。
就到鏡頭移到劉業臉上戛然而止,整個晚上的時光讓觀眾去想想有多危險、孤獨。
後面接上對之前的回憶,夢境中的回憶也是魔都浦東地區撤離的緊要關頭。
睡覺本來是很平靜的事情,但是接了一個緊張的回憶劇情,就能和男主角的處境遙相呼應了。
而且,回憶到緊要關頭,男主角醒了,醒來的時候卻不是睡在浴缸裡,而是在床上。
這一點也很巧妙,為什麼會在床上醒來呢。
浴缸睡的不舒服?
那肯定,浴缸就不是睡覺的地方。
但這不是主要的,這種時候還管什麼舒不舒服,能一覺醒來還活著就不錯了。
中途發生了什麼,是驚嚇、意外,還是什麼事情,讓男主角又回床上睡去了。
或者只是單純的睡的不舒服,又給人以遐想了。
很多細節方面,還是要拿捏好的,一個人的電影,尤其是細節和節奏。
不過總體來說,還是相對好做一點。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一天天過去,《我是傳奇》的精剪也在20天之後就完成了,就差最後一道複合剪了。
九月底,國慶檔也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