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的電影市場依然熱鬧非常,《阿凡達》一票難求。
李謙依然在寫著自己的劇本,《我是傳奇》總體來說劇本簡單,畢竟就一個演員,複雜也複雜不到哪裡去。
但是除了漢化中的一些細節方面的東西之外,中外的文化差異也是要考慮進去的。
不管文藝片還是商業片,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
即便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這種文化都會透過種種細節透露出來。
就光是吃飯,每個國家,歐洲那麼多國家在餐桌上都有不同的習慣,飯桌上的食物都有很大區別。
就連國內各個省份,這都是有區別的。
粵東人飯桌上弄一桌子川菜,再來個大餅卷大蔥,來一鍋東北亂燉,雖然跟劇情沒什麼關係,但是看著就會有種莫名的奇怪。
這是很無足輕重的細節,也是文化的象徵。
《超時空同居》裡谷小焦帶陸鳴冒充自己的男朋友去赴宴,在飯桌上把餐巾塞進領口,被閨蜜和她男朋友笑話。
餐巾的使用,也是一種文化,無所謂正確與否,而要看的是大眾的認知。
19世紀早期,西方人還都是把餐巾塞領子裡呢。
結果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餐桌上的規矩越來越多,又開始把餐巾放腿上了。
文化取決於認知,西方人的思想和國人不同,好萊塢大片大行其道,歸根結底就是長期以來,國內已經不斷地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對很多和國內不盡相同的行為更能接受了。
要不然的話,像《老友記》、《生活大爆炸》這樣的經典美劇,要是劇情原封不動拍成國產的,那絕對被罵死。
一個濫交的女主角,不可能能讓國內的觀眾接受。
男的倒還行......
不過還好,《我是傳奇》裡要注意的地方並不多。
世界末日嘛,無非是對人性的反思、對社會暴力的釋放、個人英雄主義的呈現這些、人性和生存的抉擇。
宗教這個可以不提及,不管好的壞的,能沒關係就沒關係,要不然還得讓宗教方面的稽核。
觀眾看電影的時候不會去考慮這些,但是導演必須要考慮到,這都會影響觀眾的觀影感受。
個人英雄主義方面,《我是傳奇》就一個主角,倒沒什麼,沒有在末世那種複雜的人性表現。
不過最值得考慮的是結局,作為電影中的兩個對立面,人和喪屍,喪屍是反派無需多說,但是喪屍也誕生了智慧。
既然誕生了智慧,那在電影裡是否有反轉就要考慮了。
危急關頭男主角和喪屍同歸於盡,讓後來找到的倖存者帶著血清去找倖存的人類。
還是,男主角放了喪屍老大的妻子,喪屍老大帶著喪屍群退去了,最後男主角拿著血清去找其他倖存的人類和政府。
第二個顯然是美好結局,一般商業片都喜歡用大團圓結局。
但是這裡面不同,男主角的妻子、孩子在撤離的時候已經死了,如果沒死的話,他很可能就不會一個人留在魔都,而是去找自己的老婆孩子了。
他沒有了牽掛,支援他在這座荒寂的城市活下去,除了人類的生存本能之外,是他作為一名軍人的使命!
為了保護血清,保護整個人類的希望,和喪屍同歸於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