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商業片,而且自己的片子口碑很好,本以為張韋平無從下嘴,沒想到還是硬啃了。
這也說明,張韋平是真的緊張了。
不過不管張韋平是抱著什麼想法說這些,是故意的還是單純的口嗨,都在網上和業內卻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這是怎麼回事,張韋平這是什麼意思?”
“我去,這是在說李謙把齊玉昆、郭凡、楊青、蘇侖他們片子的成功都歸功於自己嗎?”
“不對啊,李謙只是監製啊,導演不還是他們嘛。”
“你傻啊,這都看不明白,不是一直有新聞說是李謙一手發掘了他們,是他們的伯樂嘛,說的好像不是李謙,他們的片子就不會成功一樣。”
“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吧,要不是李謙,我都不一定會去看呢。”
“但是那幾部電影都是其他人拍的啊,李謙不就是出錢嘛,他還要拍自己的片子,肯定沒有參與這幾部電影,就變成他的功勞也太過分了。”
“錢賺到了,名聲也歸自己,什麼好處都讓李謙佔去了,人家拍電影的導演不是白忙活了。”
“我說你們是不是閒的蛋疼,去年還有新聞說他監製的電影實際是他拍的,一群人陰陽怪氣的,現在又說電影跟他沒關係,在這嘰嘰歪歪的。”
“我覺得不會吧,他們不都是新人導演,新人肯定需要指導,李謙估計指導過他們,也是有功勞的。”
“指導個屁,當導演最重要的是天賦,李謙自己拍第一部電影怎麼不用指導!”
......
網上的爭論有不少,不過沒有多激烈。
但是,記者立馬又採訪了正在京城的《夜店》的導演楊青和《倔強蘿蔔》的導演田猛。
楊青是個愣頭青,被記者問李謙有沒有參與《夜店》的製作,也就直說李謙只在中途去了趟劇組,呆了兩個小時。
而田猛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倔強蘿蔔》雖然賣了兩千多萬票房,不過口碑不好。
換做剛剛開拍的時候,兩千萬票房他能笑醒來,但是李謙拍了兩部電影之後名氣暴增,早三個月上映,同為喜劇片的《夜店》大賣五千萬,口碑也很好,讓他心裡不是滋味。
《倔強蘿蔔》的編劇也是《瘋狂的石頭》編劇之一,他自認為自己這部《倔強蘿蔔》不比《夜店》差。
但是票房差了一倍,心態失衡之下,就歸咎於李謙不肯幫忙宣傳,心裡有了怨念,面對記者也有些陰陽怪氣了。
“我不知道李導為什麼要否認他是電影監製的事實,當初是他先找到我想要投資的,最終我也接受了李導250萬的投資,也是電影的最大投資方,對於他不想幫電影宣傳,我想可能他又自己的考慮吧。”
李謙是《倔強蘿蔔》監製的事實,不想幫電影宣傳有自己的考慮,這基本上就是很明顯的暗示了。
當事人之一都出來了,網民們開始興奮起來。
“我靠是真的啊,看情況不對就跑路,感覺電影一般般,就不承認自己的監製,怕壞了自己的名聲。”
“過分了吧,典型的嫌貧愛富啊,好處都自己撈了。”
“還特麼的新人導演的伯樂呢,有好電影自己就成了監製,當成自己的片子,其實什麼都沒幹,頂多就是個投資人,弄的好點他們都是李謙教出來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