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回學校了,彭宇暢也就辭掉了工作,回家複習一下學業,畢竟都過去了五年。
鄧朝也衷心地為彭宇暢感到高興,大家的生活都在慢慢迴歸正軌,慢慢變好。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前進,鄧朝也完全融入了現在的社會,和妻子、女兒的隔閡也在慢慢消融。
最終,家庭和好如初,和妻子消除了因為自尊心引發的誤會,和女兒之間也沒有了生疏,兒子的病也有了治療方案,兩姐弟又回到了五年前那麼親密。
妹妹那邊,也從失戀中走了出來,重新開始了生活。
九十多分鐘,一個以科幻開局的平淡的故事,在一家人大年三十過年吃團圓飯中結束。
一個經歷鉅變,生活恢復如初的故事。
疫情下的人們,何嘗不是在經歷這些呢。
.......
“《命運航班》:已經發生的事情不要去悲傷,未來的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電影上映一天過去,《人民日報》紙媒就針對電影,和當下的疫情相關聯,發了一篇長篇影評。
也許是因為李謙的名氣,也許是報復性消費,在疫情還未徹底過去的時候,電影上映首日票房也破了五億。
內容也符合當下的社會情況,全國人民都在經歷鉅變,很多人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觀眾們的心境契合,口碑很不錯。
有個體戶開店倒閉、企業破產,有初三高三學生光顧著玩一點書沒看,升學考試完蛋。
有異地戀這麼久了分手,有親人在疫情中去世。
生活面臨鉅變,是就此消沉,還是打起精神繼續為了生活而拼搏?
......
八月底已經不存在什麼暑期檔了,學生開學,大人復工。
可是,《命運航班》在這個非假期的時間裡,票房依然一路高漲。
兩天十億,四天二十億,三十億、四十億...順利突破了五十億大關。
電影市場恢復了應有的活力,和如今的中華大地一樣,生機勃勃。
差不多時間上映的還有管琥的《八佰》,不過上映前管琥特意去找逃跑將軍孫元亮的兒子來為電影宣傳,而不是謝靜元團長的兒子,在網路上遭到網民的口誅筆伐。
再加上有《命運航班》一起上映,只拿了20億出頭票房。
作為一部戰爭片,《八佰》的中間的戰爭戲還是很不錯的,可是開場和結尾真的差勁,可以說蛇頭虎身蛇尾。
電影拍的太用力了,這就不是一部正兒八經的商業戰爭片,人物混亂,沒有重點,強行煽情,還搞什麼白馬,不看戰爭戲的話,太亂了。
不過呢,本身知道這段歷史,看之前就帶入進去了,再加上戰爭戲分還可以,一定程度彌補了很多缺點。
兩部電影,讓電影市場恢復了繁榮。
而緊接著到來的國慶檔,《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最可愛的人》四部電影同時上映,也再度引爆了電影市場。
《最可愛的人》是抗米援朝幾位英雄人物的單元劇形式的片子,十二月份徐客那部關於金城反擊戰的大片也上映了。
抗米援朝的電影,我軍的火炮壓著敵人打。
萬炮齊發,將敵軍的陣地夷為平地。
一場摧枯拉朽的無敵式的戰爭片,迥異於國內任何一部戰爭片,哪怕是抗日神劇,也沒有這樣的,讓觀眾大吃一驚。
徐客的無敵流戰爭片,重新整理了觀眾的眼界,也讓大家看了一場無比暢快的視聽盛宴。
單看這三個多月,多部大片輪番轟炸,一部五十億,《最可愛的人》破四十億,還有三部三十億級別的電影,讓電影市場的繁榮更勝以往。
多災多難的2020過去了,人們的生活迴歸正規,電影行業也慢慢走上正規,繼續往前邁進。
至於未來是什麼樣,那是未來,在前方,在每個人手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