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電影的開端《孤島驚魂》壓根沒控評,《小時代》其實也沒有控評。
粉絲有喜歡電影的權力,人家喜歡《小時代》,其實沒多大錯。
那些粉絲只是在宣傳自己喜歡的電影,並且反駁罵自己喜歡的電影的人。
這有錯嗎?
如果這是一部好電影,一點毛病都沒有,錯的只是電影不好。
而《誅仙》的粉絲,是瞞,是騙,想要堵住所有說電影不好的觀眾的嘴巴。
人家買了票,為粉絲的偶像貢獻了票房,到頭來還不讓人家說實話。
也是想堵住所有沒看電影的人的耳朵,不讓他們接受到真正的觀眾的評論。
過去二十年裡,沒有哪部電影的營銷,是在堵住觀眾的嘴巴和耳朵!
網上有句戲言,所有發財的點子都寫在了《刑法》上面。
這句話適用於任何地方,任何不正當的手段,相比正當手段,往往都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誅仙》史無前例的控評,這種電影行業不正當的手段,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首日1.8億,次日1.2億,兩天破三億。
相比還算營銷手段還算正常範圍之內的《魔都堡壘》那可憐的一億多點票房,差異就很明顯了。
這兩天,也確實讓無數電影人、媒體長大了嘴巴,這也行......
有媒體說《誅仙》的成功是流量起死回生,也有媒體說是因為《誅仙》IP比較大。
有人說,《上海堡壘》關閉了流量的大門,而《誅仙》卻又把它開啟了。
粉絲們也高潮了,紛紛宣稱自家哥哥帶火了《誅仙》這個IP,也把功勞都往自己身上攬。
票房的大賣,也讓粉絲們越來越賣力地幫著自家偶像宣傳、控評了。
不過,上映第三天,也就是星期六,第一個休息日的時候,《誅仙》的口碑徹底繃不住了。
兩天3億票房,意味著近千萬觀影人次,這麼多觀眾的聲音,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是不可能堵住的。
上映第一天的時候,控評能控到一個關於電影不好的帖子下面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假裝路人的粉絲。
而現在,粉絲和水軍連一對一都做不到了。
就像洪水掘開了口子,就堵不住了,而且只會越來越大,一瀉千里。
因為控評聽不到真實的聲音,上當受騙的路人觀眾和書粉。
以及對小鮮肉“成見”太深,不管網上再怎麼說電影好,也堅定不移地不去電影院的網民,全都加入到了對電影的罵聲中來。
為了發洩,罵的最多的不是電影,不是劇情特效,也不是導演程曉東,而是男主角。
控評就是男主角粉絲乾的,當然大家一股腦地去針對他了。
漸漸地,關於電影的爭論,變成網民們和粉絲的互懟了。
“瑪德煩死了,演技這麼垃圾,能不能滾啊!”
“黑子積點口德吧,怎麼,他下去,換你上,你可能比他還差,你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嗎,每一個演員都值得被尊重,我從一個路人的角度來說,他的演技真的還行!”
“路人又來啦,且不論下場就沒有路人,單就你裝路人也裝的盡職一點吧,裝都裝不好。都2019了還有你行你上一說?他不行為什麼要上呢?不和演員比演技,和觀眾比?果然腦殘粉是沒腦的嗷!”
“路人?路尼瑪呢,黃泉路上的路人?”
“有本事你去呀,在這兒酸什麼酸,真不知道你什麼成長環境,心裡扭曲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