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導演時代> 第534章鬥爭和《楚門的世界2》上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4章鬥爭和《楚門的世界2》上映 (1 / 4)

距離第一次國人看電影已經有123年了,那是1895年的魔都,人們看到了“西洋影戲”這種舶來品。

而第一部國產電影誕生於1905年的春夏之交,電影頻道下面的1905電影網,也是來自於這個時間。

113年前,誕生了第一部國產電影《定軍山》,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故事。

一個世紀以來,國內形勢多變,電影行業也發生過幾次巨大的變化。

可是,這百年來,哪怕是80年代電影行業到達了一個巔峰,基本上每年都有票房上億的電影,也從未有過專門針對電影行業的法律。

直到去年,才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促進法》,電影行業才有了第一部法律。

不過,沒多大用處,裡面的一些硬性規定,時時刻刻在被違反,80%的電影院都在違法。

這樣已經寫進法律裡的規定,得不到嚴格執行。

但是反觀不少總局、電影局、中影的規定,都以口頭下達的模式,卻得到了較為嚴格的執行。

法律沒人遵守,主管單位的的一句話,卻人人遵守。

很早開始,關於電視劇審查、綜藝審查、電影內容審查的新規定,都不再以任何紅標頭檔案或者指導性綱領公佈,而是以電話、開會等口頭模式下發傳達。

這次,光電關於禁止票補一事,沒有寫進法律裡,也沒有下發正式檔案。

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一下子全國幾十家院線,十多家大中型影視公司,四大平臺,還有一些媒體,同一時間都接到了上面通知禁止票補一事。

行業上層知道了之後,然後又傳遍了整個行業、整個網際網路,所有人都知道了。

明明沒有任何官方的書面檔案,也沒有頒佈相關條例,就是大家都知道,然後事情就定下來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比法律還管用。

而且,所有人全都遵守,沒有誰敢違背。

而網上也沒有任何來源於官方的訊息,傳播的最廣的,是萬達影城官網的一個“新政”通知。

當然,這個新政在任何官方的地方是查不到的,有媒體採訪光電的人,人家只會點個頭,然後說一句一切以近期公告為主。

這個公告,什麼時候出來,能不能出來,誰也不確定。

新政主要有四點:未取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不得展開預售。

發行方製片方、出品方和院線方不得進行網路售票平臺補貼投放,銷售價即為結算價(不含手續費),銷售價不能高於結算價且不能低於最低價。

結算週期變更為八天。

網路票務平臺服務費用劃定2元:其中1元為系統服務方收取,1元網路售票平臺收取,這部分費用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

在整個電影局“新政”裡,最惹人注目的一條就是——“取消票補”。

具體來說,其實,每部電影在電影進入院線之前,都會制定一個“出廠價”,即最低價,一般為30~40元不等。

而當電影到了電影院,相當於產品到了超市,票價則由電影院制定,30多元到100多元都有,各不相同。而9.9、19.9的電影票,要低於出廠價二三十元,這種做法,就相當於超市的降價酬賓。

但你見過一個超市常年3折還能保證商品質量的嗎?

票補就是你出9.9、19.9,片方和票務平臺出20元或者10元,但票房仍以30元計算。

“新政”取消票補之後,網路票務平臺票房實際賣多少,就必須以多少結算,即便暗地裡存在票補交易,票補部分的金額也將不計入電影票房。

也就是說,你就算賣1塊錢的票,自己給影院掏剩下30多塊,實際計入票房裡的也就是1塊錢票房,而不是以前的30多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