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存在的?”
他笑笑道,“應試教育確實有缺陷,劇本里一個天才被應試教育逼瘋,我相信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事,可是這所謂的“銀河補習班”式教育就沒有嗎,單方面表達應試教育的缺陷,“銀河補習班”式教育的成功,這也叫客觀?
這和雙標有什麼區別,跟那些專門討好歐洲觀眾的導演,專拍一些社會黑暗面、落後的導演有什麼區別,他們拍的全都是這種片子,難道中國真就是這個樣子?”
“李導,這不一樣,應試教育很多年前就飽受詬病了,這些年不斷有人提出教育改革,當初您的《完美的世界》,不也提到了嗎。”
餘白眉說起了多年前張翰宇和小武磊主演的經典電影《完美的世界》,同樣是關於兒童成長、教育的片子,豆瓣評分至今穩定在9分。
“那是對生活的教育,和你這個教育不是一回事,而且電影裡那個小孩子還沒上學,整部電影壓根就沒提應試教育,都是後來有心人在強行湊在一起說的。”
李謙依然搖頭,“既然你說到了教育改革,那就先說說這個,鼓吹教育改革的,不是蠢就是壞,在全世界所有的生活水平還不錯的國家,包括髮達國家,絕大部分成功者從小經歷的都不是什麼......”
話還沒說完,餘白眉就忍不住打岔了,“可是西方都是如此,他們學習的環境輕鬆多了,人性化多了,而且南棒和日笨都在學習西方的教育方式。”
“西方教育?”
李謙笑了,“就說米國吧,所謂的米國小學生輕鬆,大部分都是從移民出去的人口中聽說的吧,他們的孩子大多在米國的“差學區”就讀,那裡教育資源匱乏,教師水平參差不齊,老師根本管不過來,所以才給人小孩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無拘無束的印象。
而真正一流的米國“好學區”,絕非如此,事實上,米國中小學生和國內的一樣也要上課、課後也要做作業、有課外活動、有大考小考,雖然一般不必特別早出晚歸,但是到了升學的時候,晚上還是要做作業到九、十點的。
如果想上好大學,週末也要參加各種活動,雖然不用和國內某些孩子一樣做作業到深更半夜,但無論如何不能說非常輕鬆,更不是一個“玩”字這麼輕鬆的。”
米國、西方小學生輕鬆,這是國內被很多人所熟知的論調了,餘白眉和鄧朝也是一樣,聽完李謙說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不過,他們倒是沒和某個傻逼主持人來一句“真的嗎,我不信”。
“李導有親戚在米國上學?”
“那倒沒有。”李謙搖搖頭道,“我從大學就研究好萊塢電影,而每一個國家的電影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文化,所以我也研究米國,而且前任米國大統領就多次在演講中提及咱們國家的基礎教育已經走在了米國前面,難道他還不瞭解米國嗎?
還有南棒、日笨,他們也是所謂的快樂教育,小學一天上半天課,但是放學之後就是瘋狂的補習,越有錢的小孩,補習的時間越多,甚至比國內小孩還累,累的多的多。”
對米國不太瞭解的兩人有些迷糊了,尤其是想要說服李謙贊同自己想法的餘白眉,對國外教育沒有多深的見解,一時間也不知道李謙這說的到底是真的還是錯的。
雖然本能上覺得肯定不會,不過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因為他不知道真像如何。
餘白眉是沒話說了,李謙倒是接著給他們科普了起來。
“你們知道為什麼米國普通家庭學習那麼輕鬆,有錢人家裡反而要上各種補習班嗎?”
“為什麼?”餘白眉問道。
李謙笑道,“這樣才能拉開各個階層後代之間的差距,平民的孩子下課後在快樂地玩耍,而有錢人家一年花幾萬甚至十幾萬美金去參加各種數學培訓班、思維培訓班、禮儀培訓班、樂器培訓班,家裡請各種家教。
坦白講,跟國內一樣,也在填鴨,硬塞,儘可能讓孩子多學東西,中產階級想要讓自己孩子有個高起點,實現階級的跨越,同時不讓後代變成平民甚至難民。
日笨、南棒也一樣,有錢人家巴不得一天學12個小時,拼了命地學,就是為了和同齡人拉開差距,沒錢的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沒錢補課。”
“李導的意思是,富人想身後的人永遠追不上來,自己的後代永遠是富人,中產階級想要變成富人,同時又要避免被普通人追上,而普通人的孩子就算想要成才,在快樂教育下,也競爭不過中產階級和富人的孩子,而且沒錢不能課後補習,想追也追不上,快樂教育只是為了階級固化?”
餘白眉和鄧朝大概是明白李謙講的意思了,可是感覺有些不對勁了,明明在聊電影,怎麼就突然扯到了中西方教育制度上去了?
“也不全對,有這方面的影響。”
李謙說著拿起了平板電腦,把在某個影片網站蒐集的一些影片放給他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