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天竺》的主題是關於等待和找尋,電影裡唯一一首專業人士演唱的插曲,是王保強特意找人寫的,叫做《守候》。
其他的歌曲,不是王保強他們幾個主演唱的,就是鄧朝唱的,而且都是都不像《守候》一樣是新寫的。
年少時痛失至親,三十歲又遭遇了妻子的背叛,王保強的心態和電影是一樣的。
不過,沒拍出來,一塌糊塗。
這一部電影就能看出來,他不適合當導演。
“我明白了,李導。”
剛升起來的希望,又被李謙徹底敲碎,王保強也沒有其他的心思了。
“宣傳完電影,就休息一段時間吧,也別被網上的聲音影響了,拍個爛片而已,不是什麼大事,徐徵那邊在策劃《囧媽》的劇本,我找他聊聊看看。”李謙道。
“李導...”王保強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自己票房慘敗,李謙還專門為自己去和找徐徵。
李謙擺擺手,“沒多大的事,他那劇本本身就要改了,不過這次你就只能拿片酬了,市場價。”
這個時候,王保強哪還有《港囧》籌備時期討價還價的資本,現在觀眾緣大損,寧昊一時間沒空拍《唐人街探案3》,不是挑剔的時候了。
“行了,你也去忙吧,我還有點事。”
把千恩萬謝的王保強送走,李謙拿起手機,給徐徵撥了過去,約個時間吃飯。
除了《唐人街探案》系列,也就只有徐徵能救王保強了,企鵝、阿狸、華陽、伯納都是對手,不可能的,除非王保強投奔他們去。
寧昊也在籌備《瘋狂的外星人》,哪有空拍《唐人街探案》系列。
......
下午,李謙就在某會所裡見到了徐徵,吃完飯泡了個澡,也就提起了《囧媽》,建議他恢復雙主角的模式。
“徵哥,公路喜劇,從來沒有一個主要人物能拍好的,母親這個角色主要側重點是在調動觀眾情感上,《囧媽》需要另一個主角,或者戲份很重的配角,來製造笑料。”
原版的《囧媽》裡,劇情比《港囧》還單調,作為一部公路喜劇,是很大的缺陷了。
也不是說什麼型別的電影就非要滿足什麼條條框框,可是做不到極致的情況下,按照慣例來才是正確的做法。
主要搞笑的那個列車員,起到的作用也有限,那個北極熊妹子,也是可有可無的。
無非就是旅途中的一段豔遇,徐徵感情轉換的催化劑,然後徐徵不想離婚了。
夫妻情感方面,《泰囧》比這做的強多了,而且戲份佔比極少。
徐徵沉默了一會,才問道,“你是讓我找保強?”
李謙也直接道,“沒錯,徵哥你們倆就是天生的搭檔,行業裡再沒有比你們更合拍的搭檔了,《囧》系列我還是希望能繼續下去,做回到《泰囧》的模式,你們把錢賺了,觀眾也高興,如果有其他的想法,拍些想表達自己人生感悟的東西,可以另外拍,不影響這個系列,不管是對你還是對觀眾,都是好事,而且這次保強你只要給他片酬就行了。”
徐徵隱隱有些意動,《港囧》換掉了王保強,就是因為利益談不容,如果只給片酬,不參與投資,那多給一兩千萬徐徵都無所謂。
而且《港囧》票房算是失敗的,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囧》系列的口碑,這次的《囧媽》要是再重蹈覆轍的話,這個系列估計就得暫時擱淺了。
再加上李謙都親自說了,徐徵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少不了李謙的幫忙。
《人在囧途》導演的機會是李謙給的,也是跟著他做了一回執行導演,才把這片子拍好。
如果當初沒有不是自己導演,換了別人,那這個系列估計都不屬於自己了。
其實現在也不屬於自己,版權還在李謙手上,想用誰還是李謙一句話。
想通了這點,徐徵做出一副糾結了許久的樣子,還是勉為其難地點頭應下,“那就聽你的,我改動一下角色,雙主角這次不可能了,母子、夫妻感情這點不能丟,只能設計一下男二號,戲份不會少。”
“沒問題,具體的徵哥你自己把握,”李謙欣然點頭。
其實徐徵上次聽李謙說了“寓莊於諧”這四個字要點之後,回去就把劇本推翻重寫了,加重了喜劇的比例。
表現上80%以諧為主,莊就從表面上的諧來表現。
也就是一個是表現手法,一個是內在。
那原版那個列車員那點戲份就完全不夠了,需要一個足夠戲份,又能撐起來耳朵男二號。
沒有誰比王保強更合適了,除了他也就剩黃博,可是黃博還得拍寧昊的《瘋狂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