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個火爆的春節檔之後,市場稍稍冷清了一點。
國慶、賀歲、春節三個檔期已經沒有什麼進口片了,連暑假的大片都不多,全都集中到了36月之間。
也算是對國產電影的保護吧,雖然現在國產電影面對好萊塢大片已經有了優勢。
除了《速速與激情7》之外,這幾年的年冠全都是國產電影拿到的,而且票房前十里國產電影也佔多數。
不過,進口片都是從數百甚至上千部電影裡精挑細選出來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對上大部分國產電影,都是降維打擊。
3、4、5、6這四個月,國產電影基本上都在承受著一波一波的蹂躪。
《速度與激情8》、《加勒比海盜5》、《變形金剛5》等一眾進口大片,把國產電影打的潰不成軍,能稍微抵抗一下都做不到。
雖然這幾個月也上映了一些電影,徐徵主演的《記憶大師》、劉德樺主演的《拆彈專家》,也都一樣。
每年這個時候,就有一批人跑出來唱衰國產電影,各種噴。
學院派某些人也在發聲,批評電影行業過於商業化了,不追求藝術云云。
尤其是已故的前任西影廠廠長吳天名導演的電影《百鳥朝鳳》,去年因為排片少,發行方當眾下跪並且發在微博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去年這一跪,跪出了8000萬票房。
今年,電影重映,下跪求排片一事又被拿出來。
反正搞文藝的看不起商業片,更看不得文藝片越來越沒市場,基本上除非口碑超高的商業片都要挨噴,這打不過進口片也要挨噴。
和往年一樣,噴就行了,不過今年還有一部印渡電影《摔跤吧爸爸》大賣13億票房。
不光進口大片了,連印渡電影也把國產片按在地上摩擦,越發地讓某些人興奮了。
一部分專業人士批評國產電影只追求票房,另外一部分觀眾,各種貶低國產片,然後各種誇好萊塢、南棒、日苯的片子,這次還帶上了印渡。
......
“這些人真是閒得慌,年年噴,把這份精力放在工作上不好嗎,上班有這份毅力早就發財了。”
李謙也是無語了,一群眼睛都沒有睜開的人,整天自以為是的瞎吉爾噴、瞎吉爾吹。
吹別的國家電影,連帶著把別的國家給誇了一通,也不想想究竟改變了什麼。
“國產電影任重而道遠啊。”
郭凡也感慨不已,“吹別人的電影就罷了,連帶著上升到了國家的角度,就南棒那地方,一個半殖民地的國家,財團控制整個國家,一切都是為資本家服務的,就算有那麼多現實類的電影,又怎麼樣呢!”
“慢慢來吧。”
李謙搖搖頭,就南棒那些現實電影,確實揭露了很多社會陰暗面,也有權錢勾結。
也讓國內很多觀眾覺得,南棒電影更有意義,畢竟很多國內沒法拍的,有光電壓著。
其實,實際上都是一樣的,每個國家的電影都有一根線,只不過這根線不一樣而已。
我們國家正府主導,所以那根線除了黃堵毒之類的以外,還要符合社會穩定,要和諧。
南棒財團主導,所以怎麼扭曲正府都無所謂,正府被罵的再慘,財團反而更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