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忠誠續寫英雄篇章。”
“文化企業堅守社會責任力推精品。”
“讜的十八大以來,國有文化企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守社會責任,建立健全確保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不斷推出精品力作。
由中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戰狼2》一經上映,就引發現象級傳播效應,截至今天,票房收入超過50億,連續打破多項華語影片記錄,影片中所展現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人道主義精神深深打動了每一位觀眾。”
......
傍晚,李謙靠在沙發上看著新聞聯播。
2017年了,新的一年,《戰狼2》第二次在新聞聯播中擁有了兩分鐘的專題。
算上這一個月以來,新聞聯播屢次提及,《戰狼》自上映以來,加起來起碼在新聞聯播露臉了八分鐘。
還不算央視其他頻道,基本上在央視那是轟炸式的宣傳。
大量中年、老年人走進電影院,也未嘗沒有央視的功勞。
除了宣揚電影的愛國情懷之外,還有對文化行業,尤其是國有文化行業成績的認同。
《戰狼2》金陵軍區有投資,中影也投資了一點點,新聞聯播沒少提中影。
雖然沒提李謙的未來影業,不過公司市值經過上市首日之後的連續7個漲停,已經飆升到了842億。
數字很高,不過中影和萬達都有過連續10個以上漲停。
過幾天應該慢慢降下來了。
《戰狼2》衝破了五十億大關,直接把內地影史的票房紀錄從30多億拔高到了50億,絕對是歷史性的紀錄。
雖然至今為止,《戰狼2》所受的爭議和票房一樣多,並且隨著很多借著愛國,行鍵盤俠之事的網民的影響,不少人甚至開始反感愛國兩個字了。
網上nt太多了,明明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普通爆米花大片,搞得網上烏煙瘴氣。
不過,隨著電影票房破五十億,也上映了一個月,雖然拿到了延期秘鑰,不過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賀歲檔最後一部電影是肖陽主演的喜劇電影《情聖》,在這個電影完全娛樂化的年代,喜劇電影大概是最好賣錢的了。
只要做到一點,讓觀眾笑出來就行了。
不過是單純的搞笑,還是其他什麼的,只要把觀眾逗笑,哪怕尬一點,都不缺票房。
《情聖》票房也很不錯,畢竟也是同期唯一一部喜劇片了
作為一部搞笑電影還是可以的,也是翻拍一部80年代的好萊塢喜劇,這部好萊塢電影也是翻拍自70年代的一部法蘭西電影。
翻拍、狗尾續貂這個傳統,全世界都一樣,區別只是出好電影的比例了。
元旦過去之後,很快就來到了春節檔。
今年過年特別早,1月27號就過年了,和賀歲檔之間都沒有緩衝。
去年春節檔《美人魚》轟出了30多億票房,這個春節檔也早在大半年前就被一眾大片給預定了。
《西遊伏妖》、《功夫瑜伽》、《港囧》、《乘風破浪》,四部電影展開了角逐。
三部喜劇,加一個文藝青年韓晗,另外還有每年一度的《熊出沒》。
最熱門的當然是《西遊伏妖》和《港囧》了,畢竟前作《西遊降魔》和《泰囧》也是前幾年現象級的電影。
雖然《西遊伏妖》換了導演和演員,不再是周星池執導,《港囧》也換掉了黃博和王保牆。
黃博是沒空,去專心研究當導演去了,而且《港囧》作為囧系列的第三部,徐徵不知道什麼想法,把這部電影完全變成了一部男主角的個人戲,演了也沒什麼意思。
小舅子、老婆、初戀,三個角色,完完全全變成了配角。
李謙大致能猜得出徐徵的想法,如果一部戲的核心只是一個主角,那就意味著其他配角,都是可以隨意更換的。
《囧媽》這個趨勢就更嚴重了,其他的配角全部具備可替代性,並且隨隨便便都能找到代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