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戰爭電影雙雙破十億,之前一下子沒人碰的戰爭題材,突然好想變得火爆了起來。”
國慶檔過完,徐客忙完了電影的宣傳,李謙和他聊了聊關於金城戰役的方向,也談起了剛剛過去的國慶到崗。
“哪裡算戰爭片,《智取威虎山》準確地說應該是動作片啊。”徐客搖搖頭,“《湄公河行動》就更不用說了,也是動作片。”
李謙笑笑,“就算只有一點點戰鬥場面,也可以這樣說,況且觀眾對國產戰爭片開始有信心了。”
“是啊,國慶那段時間裡,到處都是給這兩部電影貼上戰爭片標籤的新聞......”
徐客深以為然,說著突然感覺有點不對勁,愣了愣神。
“不會是李導在引導風向吧?”
“也不全是,不過多少往這方面宣傳,畢竟馬上就要拍真正的戰爭片了,要讓觀眾對國產戰爭片有信心。”李謙道。
國產戰爭片,在國內也是荒漠了,也就是《集結號》和《戰狼》這兩部,前者都是八年前的事了,後者又並非大爆。
《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動》兩部電影叫好又叫座,雙雙破十億,正好是這個型別的標杆。
“為了《戰狼2》做鋪墊?”徐客好奇道。
獻禮片還要20年才上映,早的很呢,只可能是為了賀歲檔上映的《戰狼2》預熱鋪墊。
“那倒不是,我從來都沒擔心過《戰狼2》的票房。”李謙擺擺手笑道,“這次劇情發生在非洲,放開了拍,足夠的爽,票房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也就是拿二十億還是三十億的問題,頂多就是會引來一定的爭議罷了。”
“李導這麼有信心?”徐客奇了,還不是二十億就是三十億,這就跟一個演員想著下一部戲是接李謙的還是接周星池的煩惱一樣。
李謙搖搖頭,“徐導可能不經常上網,不瞭解什麼事情才能最讓網民們興奮,咱們國家落後了那麼多年,再加上國內各種公知和精美、精日、精韓的群體,一部足夠爽、足夠展現國家強大的戰爭電影,是絕大部分普通觀眾都想要看到的,《戰狼2》的票房上限,恐怕很有可能超過《美人魚》!”
別看老百姓天天罵政府,可是國家榮譽感那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了的,這源自於國家的體質,和幾十年來的落後,國際和國內部分人的貶低。
戰爭片對其他國家可能只是大場面、刺激,可是對國內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劑興奮劑。
當然,非議肯定少不了的,雖然國家強大了,但是還是有人並沒有接受。
李謙這麼一說,徐客大概明白了,“難怪《返老還童》上映的時候,對於抗米援朝那段戰爭戲的討論比主線劇情還要多,而且更加激烈。
其實當時我覺得那段劇情太長了,足足三十分鐘,反而是後來有些劇情又太短了,像恢復高考那一段,雖然短短的兩三分鐘展現出了整個國家煥發了生機的感覺,可是還意猶未盡。”
“主要是時長問題,除了抗米援朝那段戰爭戲,其他各個年代的大事,戲份最多的還是原子彈那一場,其他的都是帶過,畢竟戰爭的視覺衝擊最強,而且那場戰爭每個人都深受感動。”李謙解釋道。
徐客反覆咀嚼著李謙的話,瞭然了,“是情緒的調動?”
“沒錯,尤其是這種片子和片段,場面大不大、精不精彩、刺不刺激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抵達觀眾的內心,引起觀眾的認可和共鳴,讓他們興奮,才算是成功了。”李謙道。
“那,那場金城戰役,也要以這方面為主?”徐客算是明白了,合著還是說正事。
“《智取威虎山》這種拍法,就不可取了?”
“也不是不行,有些地方需要變一變。”
李謙給徐客分析了一下。
《智取威虎山》一部紅色樣板戲主旋律電影,讓徐客拍出了特工的感覺,而且還是充滿江湖、黑幫味道的特工。
有點古典007的樣子,也就是1962年到2002年這段時間的007電影,也就是有一套非常穩固的故事套路,無論編劇怎麼換,出來都是流水線,看似常有新意,其實全是複製品。
看多幾部就知道,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規則,比如開頭一定先聲奪人,中途會有一兩個同僚殞命,打入內部後會遭遇身份危機,敵人總愛手下留情,結尾一定大炸一通,摧毀敵人老巢。
甚至具體到具體到何時打,何時調情,何時來個懸疑段子,各自是個什麼樣式什麼程度,觀眾都能心中有數。
《智取威虎山》整個劇情架構,角色定位,氛圍基調,動作風格,所有的起承轉合,所有娛樂要素的安插,大體是按照古典007的模式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