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仁崗和兩個男主角用實際行動告訴觀眾,你們太大意了。
這還不如之前的飛碟帽三部曲《三國見龍卸甲》、《鴻門宴傳奇》、《錦衣衛》呢。
兩個帥氣、俊美的年輕男主角,電影簡直利用到了極致,強行賣腐、強行CP,對了CP這個詞不知道怎麼就流行了。
再加上連原著作者都不知道該怎麼填坑,太多無法解釋的東西了,於是電影裡就強行反轉、強行燒腦
如果說《鬼吹燈》拍的是摸金校尉,《盜墓筆記》拍的就是縣城施工隊了。
井博然只會舞刀打打打,陸函只會傻憨憨地吹簫,特效團隊估計是《封神傳奇》來兼職的,劇本是三叔在安定醫院的時候順手寫的。
估計除了兩位主演的粉絲,沒有人會滿意了。
不過,票房還是很不錯的,首日1.63億,3天4.8億。
第二週的走勢雖然不好,只拿到了3.7億,但是靠著首周的高票房,估計十億還是有希望。
大概是暑期檔唯一一部能夠達到保底的電影。
三部十億保底的電影,口碑沒一部好的,要不是有四大平臺十億票補砸下去,這些票房全都要縮水。
不對,十億票補都沒花完,實在是這個暑期檔的片子太差勁了,票價便宜觀眾都不想去看。
八月還沒過過,暑期檔就草草了事了,也是近幾年最差勁的暑期檔了。
......
暑期檔這個情況,也冷下來了,李謙也就召開了《我和我的祖國》等三部獻禮片的啟動釋出會。
本身上個月底就該開釋出會,然後正式進入籌備當中,可是這麼多觀眾熟悉的導演,老一輩和新生代齊聚,還有李謙自己,說不定會搶了暑期檔的熱度。
正在上映的電影本身就差勁,熱度再點,那就完了,所以李謙好心的推遲了半個月,反正已經涼涼了。
十三個單元,一部長篇,十個導演,啟動釋出會就定在國家導演中心,也是導演協會開會的地方,地方夠大,也是導演協會頒獎的地方。
張一謀、程凱哥、周星池、徐客、寧昊、徐徵、吳經、郭凡、齊玉昆、蘇侖、文幕野、張一白、薛曉露。
十三個導演,幾乎把近幾年國內的優秀導演給一網打盡了。
徐客是來拍金城戰役的,大場面的大勝,商業大片,想來想去還是徐客合適,而且《智取威虎山》成片出來了,領導也看了,覺得他這個香江導演可以拍這種主旋律大片。
十三個導演,一共才十三個短片一部長篇,也意味著之前他們有選了兩個單元的,都只能拍一個了。
實在是不夠分。
加上李謙,十四位導演共同召開了這場勝大的啟動釋出會。
在導演中心,導演的主場,也就隨意了一點,十四人在臺上一人一個座椅,圍城了一個圓弧,面相臺下的記者們。
其實也就是講一講電影的創作初衷,以及在新中國70週年歷史性的經典瞬間下,自己的親身經歷。
張一謀和程凱哥兩個老前輩不用說,最熟悉這種場合了,徐客也還好,周星池多少有點不習慣,不過說起97年香江迴歸那天自己的經歷,和看到國旗升起時的感慨還是發自內心的。
寧昊回憶起了大地震後,他和同事們為災區集體默哀的場景,“我們的祖國經歷過困難,也正是我們心連心團結在一起,才能走過來,希望我們十四位導演也能心連心,做出好看的電影。”
徐徵講起了印象中最深刻的歷史時刻,奧運會開幕式直播,“當時都是在劇組工作,但祖國的命運牽動著每一個人。”
李謙笑道,“十四位導演,十三部短片,一部長篇,獨立成章,共同禮讚祖國,紀念抗米援朝這一歷史性的時刻,這樣的事以前從沒做過,雖然目前才剛剛開始進入籌備當中,但是我已經感受到了每個導演的激情。”
十四個人,每一個人講話完畢,也開始介紹起了電影,然後接受媒體的採訪。
除了一些場面話之外,記者也關心起了如此大的陣仗,可以說十四位名導,來拍主旋律電影,如果票房不理想,到時候要情何以堪。
“這位記者是擔心票房?”
李謙笑了起來,“這三部獻禮片同時也是商業大片,我覺得大家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我也知道,對於主旋律電影,行業內外,尤其是觀眾,本能地認為主旋律就是不好看,可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主旋律也可以好看,可以具備娛樂性,讓人開懷大笑,感動落淚。”
說著,李謙展開右手,看向旁邊一排的導演們,充滿信心地說道,“我想大家完全不用擔心觀眾會不會喜歡的事,主旋律也可以賣座,就看怎麼拍而來。
這裡坐著國內最好的一批商業片導演,他們過往的叫好又叫座的商業電影,足夠讓人信賴,我相信他們不會讓觀眾失望,也請觀眾們相信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