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片越來越多,還有個《誰的青春不迷茫》,首週末三天破億,總票房才1.8億。
全都是騙第一個週末三四天的錢,反正成本低,騙幾天前也有的賺。
模仿《中華合夥人》的《夢想合夥人》,《京城81號》的姐妹篇《魔宮魅影》,這些蹭熱度的片子也多的是。
群魔亂舞,爛片叢生,隨隨便便都能賣個一兩億。
......
已經五月份了,經過兩個多月的商討,李謙這個總策劃、總製片人、總導演,和總局前前後後商討了多次之後,也大致確定了三部獻禮片的拍攝內容。
《我和我的祖國》一共七個單元,開國大典、原子彈試爆、恢復高考、女排奪冠、香江迴歸、首都奧運會、2019年國慶大閱兵。
第一個新中國成立的開過大典開始,到第七個70週年大閱兵結束。
其實,有一半是《返老還童》裡提及過的,不過還好那只是一筆帶過,不會有重複的地方。
而《最可愛的人》就沒有7個單元了,黃繼廣、邱邵雲、張桃方、空軍戰鬥英雄汪海、海軍水雷班長林有城,還有一位野戰醫院的護士。
一共六個單元,其實還有些多了,畢竟《我和我的祖國》每一個單元的故事都不一樣,而《最可愛的人》這六個單元就太過於雷同了,基本上全是在戰場上的戲份。
不過,上面選的,也沒辦法。
至於另一部單獨拍攝一場區域性戰役的,總局也決定了,拍抗米援朝最後一場大戰金城戰役。
打完金城戰役差不多就結束,停戰了,而且也是大勝,拍這個沒有任何毛病。
李謙拍《返老還童》之前就瞭解過抗米援朝的一些大型戰役,金城之戰還是知道的。
那已經是53年了,雙方停戰談判關於戰俘問題達成協議,至此,停戰談判各項議程已全部達成協議,重新校訂軍事分界線的工作也基本完成。
就在談判雙方即將簽訂停戰協定,但南棒竟以“就地釋放”為名,強行扣留北棒人民軍被俘人員兩萬多人,並且宣稱南棒準備單方面繼續打下去,企圖破壞停戰的實現。
為實現穩定可靠的停戰,志遠軍推遲停戰協定簽字時間,有必要再給南棒以重大打擊,讓他們認清現實。
於是志遠軍以金城以南地區的南棒部隊為主要攻擊目標,發起金城戰役,狠狠打擊南棒軍,確保停戰的順利實施和停戰協定的落實。
此役,志遠軍殲敵5.3萬餘人,將南棒4個師打殘,收復陣地160餘平方公里。
說起來,記憶裡那部《金剛川》也是以金城戰役為背景拍的,不過不是以戰役本身。
那拍的是,志遠軍戰士要在第一時間趕往金城參加最後一場大型戰役,如果沒能及時趕到,對戰況的影響可想而知。
當時戰士們要透過一條名為金剛川的川流,才能繼續趕往金城,工兵連修建了一條木橋,可供戰士們透過。
但是,米軍也知道只要阻止志遠軍透過金剛川,自己就能在金城大戰中有更大的優勢,於是配備著榴彈炮、延時炸彈、燃燒彈以及多發子彈的轟炸機、戰鬥機不斷轟炸木橋與我軍戰士們。
而讓米軍驚訝的是,每次把橋炸爛,我軍戰士們都能在短短几個小時內重新修復木橋。
圍繞著金剛川,江上的一座木橋展開的激烈爭奪。
米軍轟炸,我軍要過橋,這就是主要的矛盾。
不過那部《金剛川》拍的真不咋地,首先敘事風格就不正常,其次把兩個大國拍成了傻子。
黑了志遠軍,也黑了米軍。
不管是志遠軍還是米軍,但凡真是像電影裡拍的那樣,北棒戰役都不用打那麼久。
一座橋,白天修了炸、炸了修,晚上兩步一盞燈繼續修,擺明了告訴敵人,我在修橋,你快點來炸。
米軍知道白天炸了幾次,能不知道晚上是絕佳修橋機會,沒有采取其他方式,只是派了個酒駕的牛仔過來。
我軍防空炮手暴露了,沒有改變位置,在原地抽菸烤玉米,等敵人來打。
我軍部隊被遠端炮火覆蓋,連長還騎著心愛的大白馬,生怕彈片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