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記者們發問,李謙就自己主動透露了新片的型別,倒是怪事。
以往那次不是扭扭捏捏問半天還什麼都不說,在那搞得跟女孩子第一次一樣!
不過,喜劇片倒是出乎所有記者的預料之外了,這可是典型的型別片,也是絕大多數導演都不會輕易轉行的方向。
很多導演拍過多種型別的片子,國內風格多變的陳可鑫,拍過戰爭、歌舞、武俠、愛情,甚至恐怖片都拍過,唯獨沒碰過最大眾化的喜劇。
程凱哥現在在拍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現實題材電影《搜尋》,也沒拍過喜劇。
張一謀倒是拍過,但是《三槍拍案驚奇》都有目共睹,要多辣眼睛就有多辣眼睛。
可以說,轉行拍喜劇的導演,基本上就沒有成功的。
喜劇和動作,是對導演、演員天賦、特點最有要求的型別,這都是有目共睹的,這兩個型別的導演、演員輕易不會轉行,其他人也輕易不會向這個方向轉。
可是李謙說他要拍喜劇了?
“李導,您為什麼會想到拍喜劇呢?”記者連忙追問。
雖然懷疑他是不是聾了,不過李謙還是很有耐心地重複一遍,“因為我想讓觀眾快樂起來。”
“喜劇是一個特殊的型別,李導你也從沒有拍過喜劇啊。”
“確實,真正的喜劇不是那種靠段子和耍嘴皮的誇張搞笑片,那些都不算喜劇。”李謙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轉而又道,“不過我雖然沒有拍過喜劇,但是對這個型別並不陌生,很多觀眾都覺得《我不是藥神》前半段特別搞笑,我想這就足以證明了。”
“...”
記者無語了,這都能比。
不光記者奇怪,徐徵等人,尤其是他和黃博,靠喜劇出名的,比任何人都知道喜劇片的難拍、難演。
讓人笑出來簡單,插個段子就能讓人會心一笑,
但是難就難在,喜劇不同於其他型別加了點喜劇元素的片子,是貫穿全片的。
原本他們還以為,李謙可能會回到老本行,拍個科幻片的,沒想到竟然是喜劇片。
不過徐徵心思又活絡了,既然是喜劇片,那應該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
國內的喜劇演員,也就他和黃博、王保牆,沒多餘的人選了。
可是,自己還要拍《泰囧》,在行業裡,導演永遠凌駕於演員之上,除非混到了程龍、李聯傑那個地步。
但是成為下一個程龍、李聯傑的可能性,比成為下一個李謙的難度小不了多少。
《人在囧途》大賣兩個億,這次《泰囧》把黃博也拉進來,三叉戟合璧,徐徵有足夠的信心衝擊五億、八億,甚至十億他偶爾都會想想。
一邊是自己的電影,拍完自己就能躋身一線大導演,一邊是李謙這部註定要大賣的片子,喜劇受眾更廣,搞不好大賣個20億,該怎麼選擇呢?
徐徵突然有種幸福的苦惱,情不自禁地在笑了。
看的旁邊黃博摸不著頭腦,心想徐光頭傻樂什麼呢。
李謙還在繼續應付記者,他笑道,“沒有人比我更懂喜劇片,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