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他們那樣的人,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剛毅,雖然很多人都很瘦,但是比我見過的很多強壯的人都要有氣勢。”
伴隨著旁白的聲音,奔赴北棒戰場的某部三連救下了昏迷在海岸邊的男主角。
他還昏迷著,鏡頭給了三連整個行軍隊伍一個大全景和區域性特寫。
就和旁白說的一樣,滿臉都是那個年代特有的剛毅。
段奕洪讓人用擔架抬著男主角繼續行軍,中途醒來的時候,告訴他會在前面的村子把他老人家安置好。
不過,才五歲,一直在養老院生活,偶爾上上街的男主角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只是從報紙上聽說過。
聽他們要去前線打仗,也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的男主角請求跟著隊伍一起。
不過,段奕洪看了看這個老頭,滿臉不耐,“新中國還沒有到要老人家上戰場的地步,你放心吧,前面有個村子,我們不會丟下你的。”
善良、柔弱的男主角被拒絕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只能吶吶地點頭。
雖然段奕洪的態度不是很好,一直冷著個臉,不過觀眾也沒有反感他的態度,換了誰都不會帶一個看起來年近七十的老頭上戰場。
他們也很期待,男主角究竟會以一個什麼樣的方式前往北棒戰場。
電影很快就給出了答案,行軍途中,一名戰士不小心受了外傷,但是志遠軍是東北邊防軍改編來的,他們這個連也是組建不久,上級派下來的衛生員還沒到位。
男主角此時出聲了,弱弱地表示自己會一點點包紮、止血的急救措施。
他及時地給傷員止血,做了點簡易的包紮。
面對這個寶貴的衛生員,連長段奕洪自作主張把人給留下來了。
而指導員的勸說,這個冷麵漢子只是說出了什麼事自己承擔。
就這樣,男主角就成為了三連的一員,也是衛生隊裡唯一的衛生員。
在行軍途中,還只有五歲身體的男主角經常跟不上隊伍,在整隻隊伍裡顯得格格不入。
有人提議,輪流抬著他走。
段奕洪卻訓斥了一句,“又不是傷員,抬什麼抬,連隊伍都跟不上,上什麼戰場!”
五歲的身體,接近七十歲的外表,無論如何,觀眾們都覺得段奕洪做的有點過分了,太過於不近人情了。
這時候陳昆的旁白又出現了,“那時候我沒有生氣,實際上我累的已經沒力氣生氣了,後來我才明白,如果我跟不上隊伍的話,連長會讓人抬著我前進,然後在下一個村子把我放下來。我也慶幸這段行軍的路程,否則上了戰場,我已經死了十次了。”
鏡頭慢慢拉高,俯瞰著這支百餘人的連隊,整齊劃一的連隊後面,跟著一個瘦弱的身影,勉強吊在隊伍後面。
有時候他會摔倒,但是又爬起來了。
起初有時候摔倒起不來了,前面的隊伍有人跑來把他臺上擔架,繼續跟著隊伍前進。
後來,慢慢他不用人抬了,甚至能勉強跟上隊伍,不至於掉隊太遠。
但是,在航拍的俯瞰視角里,一條長龍後面的一個小黑點,卻在曠野中顯得有些礙眼。
“太假了,哪有這樣的,就算不是戰友,只是個普通的老百姓,志遠軍也不會就這樣丟在身後吧。”
觀眾群裡有人忍不住吐槽。
“要不是李謙拍的,我都感覺這有點黑志遠軍了。”
“確實有點,大冷天的,一個老人家要是病了,沒醫生沒藥的,一生病就完了。”
“沒毛病吧,旁白不是說了嘛,那是段奕洪給主角最後的機會,要是跟不上隊伍,就留在途中的村子裡。”
“那要是病了怎麼辦,他會治病?”
“也是鍛鍊男主角吧,連行軍都跟不上,那上了戰場肯定死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