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票房,李謙也沒有任何意外,前幾年《絕地求生》就大賣了,吳經可不是什麼新人導演了。
當然,還是比《小時代3》要低了三千多萬,那個電影的票房就是這麼邪性,第一個週末四天就佔據了總票房的三分之二。
電影的口碑也很不錯,縱然有很多瑕疵,但是畢竟是國內少有的現代軍事電影,觀眾就會更加寬容。
戰爭片嘛,有刺激的戰爭場面,有人民子弟兵奮勇殺敵最後勝利,有打擊敵人揚我國威,從視覺到內心都得到了滿足,也就完成了最基本的條件。
觀眾看爽了,眼睛和內心都滿意,在網上留下一大堆“太爽了”、“吳經牛逼”類似的評價,對於一部商業電影而言,就是成功了。
媒體們也對《戰狼》比較寬容,有媒體打出了“華語軍事電影里程碑之作,從《戰狼》看當代軍人的樣子!”這樣的標題。
“3D軍事大片《戰狼》正式登陸國內電影市場,現場觀眾舉國旗齊聲高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這篇新聞還配上了圖片和新聞,這是未來電影APP平臺組織的觀影活動,不過上百名觀眾齊聲大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李謙相信他們都是發自內心的激動。
整體的評價還是相對於比較客觀的,既指出了優點,也點明瞭缺點。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西漢名將陳湯肺腑之言言猶在耳,年度熱血動作大片《戰狼》傾情詮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好男兒志在四方,保家衛國,雖九死其猶未悔。
影片絕不流於形式,故事完成度極高,充滿質感,無論是特技效果,還是感情渲染,乃至戰爭場面,都值得稱道,於激昂處血脈僨張,於詼諧處忍俊不禁,於動容處熱淚盈眶”
“放眼諸多燃爆荷爾蒙上毀戰機,下滅坦克的好萊塢之作,《戰狼》並未能帶來望其項背的觀感體驗,簡單直白英雄主義的老梗亦難有何新意,但這是一部彰我軍威,顯我軍魂的陽剛之作,那“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雄聲,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其實一開始讓我看《戰狼》我是拒絕的,因為看國產戰爭片在印象中是個撞爛片風險極大的選擇,大多片子是各種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的高大全英雄,以各種違反科學常識的技能突突敵人,再加上一些五毛錢的特效上去,場景duang的一下看起來很激烈很熱鬧
但基於朋友們的強烈交口推薦,讓我抱著“萬一中五百萬呢”的心態走進電影院,萬萬沒想到,五百萬果然沒中到,卻改觀了個人對於國產戰爭片的悲觀態度。”
“哈哈...”
正刷著新聞的李謙突然笑出聲來。
“怎麼了,什麼事這麼好笑。”佟莉雅好奇地把腦袋湊過來。
“沒什麼,看到這個duang地一下,就想起以前程龍拍霸王洗髮水的廣告。”
李謙還是忍不住想想笑,實在是程龍那個廣告太魔性了。
不過,就算廣告那麼讓人記憶深刻,曾經市值200億港幣的霸王還是一年不如一年。
程龍代言必死的BUFF加持,區區百億市值的企業,肯定是扛不住的。
佟莉雅愣了愣神才想起來那個廣告,腦海中立馬有了印象,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都能想一塊去,不過《戰狼》確實不像那些主旋律戰爭片一樣,很好看,就是女主角的戲份太少了。”
“就是一部男人戲,《士兵突擊》裡連女角色都沒有呢。”李謙聳聳肩,“不過那邊首映的時候女觀眾也不少,有些也挺喜歡的。”
電影講究一個受眾,要不然好萊塢越來越致力於推動電影的低齡化。
女性觀眾佔了市場一半,沒有了這部分觀眾,那票房就要砍掉一大截了。
閒著也是沒事,李謙就多翻了翻新聞,果不其然立馬就看到罵聲。
“不吐不快,電影完全就是一部三無電影,沒格調沒內涵沒場面,境外敵對勢力+大國自我膨脹+不倫不類的調情,這種層次的電影也就適合中小學生組織集體觀影了。
當然,也不能阻擋很多所謂“熱血青年”,“愛國志士”的振臂高呼,因為一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就熱淚盈眶了?你tmd有病吧?”
隔著電腦螢幕李謙都能看到這位觀眾臉上的扭曲,不由地皺了皺眉。
不過,也是意料之中的,沒人罵才是怪事了,畢竟是現代軍事電影。
“這人怎麼說的這麼難聽啊。”佟莉雅也一臉不爽地看著電腦螢幕,“我發現這兩年網民好像越來越偏激了,尤其是罵人的時候,一個比一個難聽。”
“有了發洩、找存在感的渠道,很正常,就像一個垃圾桶,只會越來越滿,垃圾只會越來越多。”李謙說道。
畢竟不是非常優秀的電影,硬傷確實有,罵聲和吐槽聲也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