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導演時代> 第455章傻眼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5章傻眼了 (2 / 3)

這個特點,也寓意著一種時代的更迭,上個時代的人離開了,新的時代到來了。

當然,父親也是很重要的角色,影響著男主角一生的角色,還是要找個老戲骨。

一開始李謙還有點不好理解,為什麼男主角要那麼早離開自己的愛人和女兒,哪怕是想給女兒一個正常的人生,完全可以等她長大了一點。

後來寫劇本的時候,才明白,他的父親把他看作怪物,覺得他會連累自己,所以他在面對所愛之人的時候也是抱有這種觀念,即使愛人之前表達過願意和他共同承擔這個後果的想法之後,他依然選擇在凌晨騎上摩托車離開。

如果他的父親不是這樣對他,或許他對愛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解讀,但是生命是一條永不會回頭的河流,發生了就是發生了。

當然,這也是建立在男主角對父親釋然的前提下,至於為什麼會釋然,那就是前面劇情鋪墊的了。

每一個配角,每一段劇情都相輔相成,所以配角們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戲份殺青,李謙去向柳雲龍老師表示了感謝之後,就吩咐劇組收拾收拾,自己則回到了商務車上。

“徵哥,怎麼突然來找我了,出了什麼事嗎?”李謙看著徐徵笑問道,從冰箱拿了瓶水遞過去。

徐徵接過水喝了一口,笑道,“也沒什麼大事,電影的宣傳還沒開始,我就回魔都陪陪家人,順道來看看。”

“確實,馬上要一個多月回不了家了。”李謙點點頭。

“《返老還童》明年應該能上映吧,我都有點迫不及待想看到這部電影了,光看劇本就已經讓我著迷了。”徐徵又問道。

“不好說,不過順利的話應該明年能趕上,還得到時候看,明年片子也不少。”李謙道。

“說實話,當時看了劇本,那麼多經典臺詞,比如剛才那場戲的旁白,我感覺相比導演,你更像個作家了。”徐徵感慨道。

李謙笑笑,“當了作家,到頭來還是回到導演這個行當?”

“啊這...”

徐徵忍不住笑出聲來,作家回來當導演,他以為是在諷刺那誰呢。

李謙搖搖頭,“其實這些臺詞,都是推動劇情的作用,像剛才那場戲的獨白,是之前在海上,那個有著藝術夢的粗魯船長說的,暴風雨來臨,船翻了,船長重傷瀕死,安慰主角說,不管什麼事,到頭來都得放手,選擇去接受。

還有之前養老院有老人去世,主角很悲傷,那個教主角鋼琴的老人安慰他說,我們命中註定要失去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在我們生命中有多重要。

這幾句臺詞,影響了主角,所以選擇去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向前看,接受他父親,接受了之後,隨後也被父親所影響,父親拋棄他這個怪人,而他這個怪人為了女兒能夠正常成長,選擇離開。”

“竟然還有這一層作用?我看劇本的時候都沒發現。”徐徵有些驚訝,隨後又感嘆道,“我說之前怎麼覺得電影跨度太長,劇情有點碎片化,原來一切都是連著的啊,透過臺詞串聯起來,不佔篇幅,這個設計太精妙了。”

聊著聊著,越發感覺李謙的厲害之處,這電影比之前自己想的還要精彩許多。

寒暄了一會,徐徵也說正事了。

“李導,未來電影APP獨家代理《泰囧》網路售票這個事,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李謙也知道徐徵來是想說什麼,之前就接到了杜洋的電話了,他笑道,“徵哥是覺得會損失美團、格拉瓦其他使用者的票房?”

徐徵也就直接點說了,“《泰囧》並不是不可替代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私人訂製》也是喜劇,而且網上購票也不是唯一的購票渠道,我是有點擔心,這樣不但沒能把其他軟體的使用者吸引過來,反而會把網上購票的使用者給逼回了電影院啊。”

“徵哥這可就說錯了。”

李謙笑著搖搖頭,“在我看來,已經習慣了網上購票的觀眾,是不會再去線下買票了,對這部分人來說,網上購票就是唯一的。

並且,對於賀歲檔來說,《泰囧》也是不可替代的,觀眾可以不看《私人訂製》,可以不看《警察故事2013》,但是一定會去看《泰囧》,我有這個信心。”

“...”

徐徵還能怎麼說,難道說他自己沒信心,認慫?

“《私人訂製》這片子沒什麼好擔心的,馬氏喜劇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註定要被時代淘汰的東西。”李謙又道。

“怎麼說?”徐徵的關注點一下子被引開了,對於一個喜劇演員、導演來說,馬氏喜劇都是繞不過去的,是過去十年裡國產喜劇的標杆。

李謙攤了攤手,“很明顯,這片子裡面雖然諷刺了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官老爺,但範煒頤指氣使的模樣讓人看到一個小人得志的張狂。

在這部戲裡面,馬小剛不同情任何人,在他眼裡,社會上層與下層,除了等級的區別導致立場不同,本質卻是沆瀣一氣的全然骯髒,這就導致,沒有人會從這部賀歲喜劇裡得到安慰。

和《甲方乙方》不一樣,它有對社會的諷刺,也不乏挖苦,可總體上仍保持著一種狡黠而善良的市民心態,更加溫情,《私人訂製》沒有做到這點,估計是《一九四二》的失敗,讓他心裡有了怨氣。

喜劇片,不是搞笑就完事了,那是最低階的喜劇,甚至不能叫喜劇,只能說搞笑片。

《泰囧》就不一樣,是走情感和搞笑兩條路的,夫妻、父女、朋友、商業對手,著一條條情感線,賦予了電影更溫情的一面,搞笑之餘,多了絲感動,這種電影那就是大殺器,起碼十億票房打底。”

十億打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