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好幾次,李謙總是賣關子,讓影迷們猜猜猜,好不熱鬧。
這次,電影的重點都透露出去了,依然是讓影迷們在網上不斷地討論。
劇透了,反而更吸引人了。
別說是普通觀眾了,行業內的眾多專業電影人和導演們,也是對李謙電影的內容瞠目不已。
《返老還童》的劇本之前送審了,行業內都知道,不過李謙送審的劇本梗概只有一句話:1945年,魔都火車站換上了一個逆時針執行的大鐘,一個奇特的嬰兒這一天降生了。
至於劇本,沒人知道,知道的人也不好透露。
他們和觀眾一樣,也是這一刻,才知道劇本到底是什麼內容。
各大公司的老總,繼續驚駭於李謙的腦洞,照這麼看的話,這是完全不亞於《楚門的世界》的創意。
“哎!”
黃忠軍在辦公室裡長嘆一口氣,面前自己親自精心泡好的茶,也感覺索然無味了。
哪怕是對手,黃忠軍也不得不承認李謙的能力,再配上這種逆天的創意,哪怕樂觀一點,也起碼是10億起步了。
明年看來是沒有什麼好追求的了,黃忠軍心想著,不過幸好賀歲檔坐擁《私人訂製》、以及《等風來》三分之一投資。
倒是能給今年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過個好年了。
各大公司差不多都是同樣悲觀的心情,這個行業就是成功者恆成功,要不然幹嘛迷信名導、明星。
無數次成功的李謙,配上這個驚豔的創意,除非電影院集體關門,否則沒有人會懷疑《返老還童》會重現《我不是藥神》、《楚門的世界》的爆炸性票房。
而對於其他的導演來說,依舊是感慨李謙的腦洞。
光看新聞裡李謙說的內容,但凡一個想象力稍微豐富一點的人,都能腦補出一出曠世絕戀。
正在唐汕拍攝新片《歸來》的張一謀,中午吃完飯就看了下新聞,忍不住悵然若失。
“到底是年輕人啊,這個腦瓜子,就是比不上咯。”好心情文學網
和張一謀認識多年的鞏莉還是第一次見張一謀看到另一個導演的訊息,會是這個心情,要知道當年就算《霸王別姬》拿金棕櫚的時候,都沒這副表情。
哪怕是《臥虎藏龍》拿下華語電影第一座奧斯卡小金人的時候,張一謀那時候更多的也是衝勁和鬥志,可不像現在這樣。
不過,再一想李謙的成就,不管是短短六年間創下的票房紀錄,電影的口碑、現實影響力,還是拿到了張一謀追求了十年了內地第一座奧斯卡小金人,也就對張一謀現在失落的模樣不奇怪了。
這個陝北的漢子,不同於陝北那種剽悍、虎勁、牛勁,反而要細膩的多。
鞏莉倒也沒說什麼,只是看著新聞笑道,“這個愛情故事搞得我都有點期待了,一定會很感人吧。”
張一謀搖搖頭,相比之下,《歸來》裡這樣因為那場浩劫和愛人、親人分別,時隔多年平反再次相見的感情戲,就顯得有點落入俗套了。
一旁帶帶著妝的陳道銘也笑了,“我看了劇本,是挺感人的,也不光是感人,還有悲壯、慷慨激情、歡聲笑語,有歷史的厚重感。”
“哦?你看了劇本?”張一謀好奇了。
“當然了,我可是也會出演這部電影的。”陳道銘神神秘秘地說道。
“怎麼沒聽你說過?”都是老熟人了,十年前還演過《英雄》,自己人張一謀也沒客氣,直接問了。
“哈哈...保密。”陳道銘沒有回答,賣了個關子。
張一謀有些遺憾地搖搖頭,不過也不好再追問了。
......
大部分導演都佩服李謙的腦洞,即便是馬小剛也不例外,看到新聞裡劇情的介紹,在一想到自己的《私人訂製》,馬小剛就是一陣倒胃口,要不是為了錢,他才不會拍這種鬼片子。
馬小剛轉頭又拿起了書架上一本書,看著封面上《我不是潘金蓮》五個大字,看了很久。
作為大導演,雖然剛剛經歷了票房失敗,不過馬小剛並不擔心自己的票房成績,隨便拍部喜劇就能大賣,他有這個信心,不就是讓觀眾笑嘛。
可是,除了票房,他有了更高的追求,雖然痛恨李謙,卻也渴望能像李謙一樣,在行業、在觀眾心中、在這個社會擁有自己的名聲。,成為人人稱頌的人。
面前這部,是老朋友劉振雲去年出版的一本書,關於女性家庭親情、傳統道德和權力抗爭,他想去拍。
可是,十多年前張一謀就拍了一部差不多的《秋菊打官司》,他不想到時候被說炒張一謀的冷飯。
糾結了許久,馬小剛還是把塞回了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