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
郭凡正和李謙他們滿臉深情地告別。
“我走了!”
“保重!”
“兩年之後咱們再見!”
“嗯,去吧。”
“我真走了!”
“麻利點,趕緊去吧。”
“你們怎麼好像巴不得我走啊,一點表示都沒有!”
“再不走,還在這磨磨唧唧的,飛機都飛到太平洋上空了,趕緊的。”
“我可要去兩年啊,你們就沒有捨不得我?”
“要我哭給你看嗎?”
“...那也行,哭的深情點。”
“哭喪我會,要來一個嗎?”
“行啊!”
“滾犢子!”
.......
幾個人在那裝模作樣的笑罵了好一會,郭凡才握住行李箱的,一臉豪情壯志地對李謙他們道,“你們就瞧好吧,兩年之後等我回來,一定拍出一部亮瞎你們眼睛的科幻大片!”
說完,頗為瀟灑地轉身就走了。
“咱們也走吧。”
李謙招呼眾人也離開機場,上了自己的商務車。
一上車,齊玉昆就感慨不已,“老郭之前天天嚷嚷著要拍科幻大片,沒想到真有一天要動手了。”
蘇侖笑道,“去好萊塢學習兩年,有這個毅力,我怎麼有點相信他真能拍出來了?”
文幕野道,“雖然老郭有時候沒個正行,不過看得出來他是真心喜歡科幻,想拍出一部好的科幻大片。”
李謙笑道,“他拍不好的話,我皮都給他扒了,四個億的成本,把他賣了都不值這麼多。”
“哈哈.....”眾人鬨笑不已。
.......
送走了郭凡,華納那邊會安排他去大製作劇組學習。
《流浪地球》雖說成本怎麼著也得要四個億左右,不過那是兩年後等郭凡回來再開始籌備。
收購數字領域的錢,基本上從《大白鯊3》的改編權就收回來了,資金還是充裕的。
數字領域被收購了,也就要加入到徐客的《鬼吹燈》的創作中來了。
不過還不是現在,鍾莉芳正在著手分割數字領域,把很多業務都拿到國內的分公司來做。
有一批願意來國內特效工程師,國內分公司本身就是收購了一家特效公司,再加上另外在國內返聘了幾位接近退休的技術大牛,足夠支援《鬼吹燈》的特效了。
其實國內也有特效大牛,北師大還是那個學校一位教授就在工業光魔擔任過總監。
不過這些大牛,基本上都是以美術為主,不像好萊塢工科為主。
《鬼吹燈》的大部分鏡頭,數字領域在國內的分公司就可以做了,技術上完全足夠,需要拿去北美數字領域的的鏡頭也不會多,兩個億的成本應該是夠用的。
反正徐客本身就是那種天馬行空的技術控,這方面他自己去和特效公司琢磨,李謙也不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