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呦媽耶!
李謙都快笑死了,這些媒體和精神科專家,心理醫生們,是有多麼閒啊,還找茬來了。
還道歉呢,是不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
不用想,李謙就知道這是華陽傳媒的伎倆,除了他們,沒有哪家公司會做這種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
“沒找他們的茬,倒是先來找事了。”
李謙搖搖頭,也是無奈,想安分一點,別人都不讓。
既然這樣的話,也沒辦法了,只能提前找他們的茬了。
正好這段時間馬小剛為了宣傳自己的電影,大談民族大義之類的,一被問起《楚門的世界》,就說這是一部娛樂片,二者不好比較。
下一場路演,有記者在,問到了去年和馬小剛的約戰,李謙也就正面回應了。
“噢,好像是有這麼一回事!”
李謙一副我才想起來的樣子,接著有些不好意思道,“還多虧了記者朋友提醒,要不然就要爽約了,我記得馬導的《1942》就要上映了吧,最近天天聽他在說什麼民族的鏡子、苦難、歷史之類的。
首先,我尊敬拍這種題材的導演,但是我不贊同一邊拍攝這種關於民族苦難的電影,一邊暢想著票房的多少,一如馬導大談民族、民生,卻又張口就是十億票房起步。
正視民族苦難,以此反思,是好事,但是妄圖藉著數十年前,無數亡魂,來填滿自己的荷包,作為一個電影人,我很不齒這種行為!”
《1942》其實拍的非常好,馬小剛的能力擺在那,就事論事。
但是目的太明顯了,功利心太強了,電影裡用張國利、徐幡去咯吱老百姓的痛感神經,用陳道銘、李雪鍵去撥弄高知分子的政治神經。
放大上帝與傳教士的宗教意義,全不搭界的塞進兩個好萊塢大牌演員,討好所謂的國外電影節評委與片商。
和《金陵十三釵》差不多,都有好萊塢大牌演員,也都是差不多的形象,不過當時《十三釵》還沒上映,要不然馬小剛肯定要改劇本了。
仔細去拉片的話就能發現,說難聽點,每場戲都充斥了算計與心機。
其實這也不是不行,畢竟電影是有成本,投資方、導演、演員、影院,大家都要吃飯的嘛。
但是想賺錢歸想,就不能心裡想想嗎,口頭上不要去老是提。
馬小剛天天談民族苦難,一大堆說教,開口又是保底十億票房,太讓人討厭了,他的人品,遠遠不及他的電影,也是現在觀眾們開始有點討厭他的原因。
......
李謙這一番話,直接諷刺馬小剛利用民族苦難填飽自己的荷包,讓所有業內人士眼前一亮。
兩個大導演,這是又槓上了啊!
馬小剛自己都愣住了,怎麼也想不明白之前李謙一直不吭聲,怎麼突然來找茬了。
不過看一眼新聞就大概能猜出來,那些抨擊《楚門的世界》的新聞,八成就是黃家兄弟搞的鬼。
“沒腦子的蠢貨!”
馬小剛現在都要抓狂了,那倆兄弟近兩年腦殘操作越來越多了,這種一點效果都沒有,反而給對方增加熱度的負面營銷都做得出來,就差給別人荷包裡送錢了。
他好不容易摸透了李謙的性格,經過很長時間的回憶、觀察,馬小剛恍然發現,只要不去找他麻煩,李謙很少會來懟人。
所以馬小剛才這麼低調,頂多就是說《楚門的世界》是娛樂片而已。
可是現在,黃家兄弟主動就找事。
豬隊友啊!
馬小剛簡直沒有見過,還有這麼蠢的人,淨做些損己利人的事!
這下好了,白白幫李謙宣傳,沒人把他們那些抨擊當回事,只有網友起鬨,還引得李謙來找他們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