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整個華陽傳媒上下,氣氛異常緊張,每個人都生怕自己被拿去出氣。
黃忠軍冷著臉來到公司,一路上所有員工也是避恐不急,連巴結的心思都沒有了。
召集宣發部門開會,為《1942》的上映做準備,並且給兩個部門下了死命令,票房到不了八億,兩個部門的年終獎減半。
本來黃忠軍最低的預期是十億,後面還佔著元旦小長假呢。
不過,《楚門的世界》這個票房,只能降低預期,最起碼要比《唐汕大地震》強,七億是最低接受範圍。
都下了死命令,兩位總監也只能硬著頭憑打下包票了。
“董事長,要不然,咱們給院線讓一部分利怎麼樣,以五億、八億、十億為階梯,各讓一個點的分成?”發行總監試探著問道。
黃忠軍沉吟片刻,還是艱難地點頭答應,“可以,上映當天我至少要看到50%的排片!”
一個點的分成,對於數億票房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數字,黃忠軍心裡都在滴血。
《1942》這樣的大片,換了以往,哪裡需要這樣做。
現在黃忠軍已經後悔的不行了,今年手握這麼多大片,幹嘛要去和李謙死磕。
換個檔期的話,今年絕對是大豐收的一年,哪裡像現在,還要給影院讓利。
現在,黃忠軍也只能把最後的期待放在《1942》上面了,但願馬小剛爭點氣,讓他能過個好年。
......
馬小剛這幾天也不好過,本來今年是準備一雪前恥的,精心準備的災難大片《1942》,絕對能讓行業震上三震!
可是,三天四億的《楚門的世界》,哪怕他瞧不上李謙,也沒有了超過這個數字的信心。
不過,輸人不能輸陣,為電影宣傳上訪談節目的時候,被主持人問道面對《楚門的世界》的壓力,有沒有信心的時候,馬小剛依然極其自信。
“我一點壓力都沒有,雖然咱這不是娛樂片,但是我對《1942》的最低目標是十億票房,我也相信這部反映當年豫南大旱,民族苦難,展現中華民族面對災難所展現的人性的溫暖和力量,值得去電影院一觀。”
“馬導,去年您和李導鬧了點不愉快,這次又同在賀歲檔,是不是有點競爭的意思呢?”主持人又問道,畢竟是專訪,不會問過於尖銳的問題,換了採訪,那些記者可就不這樣了。
馬小剛豁然笑道,“電影不是這麼比較、競爭的,不同型別的電影沒有比較的可能,《楚門的世界》我看了,確實是一部不錯的喜劇電影,是一部純粹的娛樂方向的電影,可能會比較受大眾的歡迎。
而《一九四二》呢,娛樂性可能沒那麼強,但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成人禮,它體現電影藝術的良心和道德感,超越了中華民族的普適情感。
或者說這是中華民族的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才更會理解走過苦難而生存下來的中華民族是堅韌和偉大的,才更會體會今天豐衣足食的生活是多麼難得,才更會領悟到中華民族振興的現實和深遠意義......”
馬小剛這一臉肅穆地談著電影的意義,直把主持人給看蒙了。
這還是馬小剛嗎?
不知道的還是以為是哪個主旋律文藝片導演呢,讓主持人大跌眼鏡,要知道哪怕去年《我不是藥神》上映的時候,李謙都沒有這麼誇張。
馬小剛心裡苦啊,哪怕他再狂,這個時候還是不得不低調一點。
這次算是栽了,《楚門的世界》目前的票房,和展現出來的票房潛力,哪怕他再自信,都不覺得《1942》能夠比得上。
但是,票房不佔優勢,也只能從大義,從電影的精神層面和藝術層面來說。
至於其他的,只能從長計議了。
所以,馬小剛和華陽傳媒都轉換了宣傳策略,大談民族情感,不談票房了,化身為揹負歷史使命的良心電影人。
這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不過觀眾們可還記著呢,去年李謙還和馬小剛約戰賀歲檔。
“馬小剛這是慫了啊,瞧這發言,不知道的還是以為是藝術片導演呢!”
“你也好意思說李謙是拍娛樂片的,也不知道誰專門拍俗氣的搞笑電影!”
“馬小剛哪來的臉說《楚門的世界》是娛樂片,這部電影的內涵比他之前的片子強多了!”
“去年的微博約戰,我可都截了圖的,馬小剛別不認賬啊!”
“好像還有盧釧的電影吧,我差點給忘了。”
“盧釧什麼電影?”
“《王的盛宴》啊,不過票房好像沒多少,拍的也不行,看起來跟舞臺劇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