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徵又何嘗不想早點拍呢,能當導演,誰還當演員。
晚一年就晚一年吧,李謙也不在意。
這邊一個計劃延後,緊接著吳思源找上門來,送來一個專案,一個關於香江警務處高層鬥爭的專案。
聽吳思源講了下大概的內容,李謙大概就知道了,這不就是《寒戰》嗎。
投資可以,不過李謙還是要問清緣由,
“吳總,港片怎麼找到我頭上了?”
還能是為什麼,還不是看上了你李謙兩個字,吳思源心裡暗暗想著,不過嘴上卻笑道,“這兩個導演是新人,電影成本不小,6000萬人民幣沒那麼容易湊齊,我雖然有點閒錢,但是也不夠啊,這不就想請李匯出手,幫幫兩個新人導演,都不容易啊。”
說著說著,吳思源又一副老前輩、伯樂的模樣,在那憂心忡忡,好像為香江電影操碎了心。
新人導演,六千萬人民幣的成本,在港片山河日下的今天,確實不那麼容易。
李謙卻接著問道,“剛才吳總好像說了兩位主角請了郭富成和梁佳輝,還說動了劉德樺來客串,以這個陣容,六千萬成本應該不難吧。”
這個陣容,哪怕新人導演,六千萬成本壓根不會有問題。
港片沒落了是不假,但是娛樂圈從來不缺資本,那些喊著沒肯投資的專案,基本上都是一看就沒前途的。
但凡有一些兩點的專案,從來不缺投資,各行各業大把資本揮舞著支票,想要分享電影行業這塊大蛋糕呢。
呃...
本來想拿這個陣容說服李謙的,沒想到他又把問題拋回了自己。
幾次的接觸下來,吳思源發現李謙根本沒那麼好忽悠,乾脆就開啟天窗說量化,“李導,我就跟你實話實說吧,這片子是桉樂想要投資,不過還沒正式確定,演員也只是口頭談好了,他們在拿著這個陣容去談贊助。
我看了劇本,覺得這個片子大有可為,是近幾年難得的精品,所以有了投資的心思,但是資金不夠,如果李導願意投資的話,趁桉樂確定之前拿下來。”
“原來是這樣。”李謙瞭然,以劉德樺、郭富成的名氣去拉贊助,拉到了就又能省一筆投資。
和《讓子彈飛》有異曲同工之妙,江文用周閏發把葛憂忽悠來了,轉頭又用葛憂把周閏發拉來,再用他們這三巨頭的名頭去把投資搞齊了。
“不過,桉樂那邊沒意見嗎?”李謙又問。
吳思源頗為自得地笑笑,“我在香江影壇也是有些影響力的,這方面李導不用擔心,而且最先看到劇本的是華仔,當初他也想投資,也是被江之強截胡了,他不好意思去爭,我可沒什麼顧忌了。”
“那行,我可以投資,吳總有多少資金缺口我都包了。”既然這樣,李謙也無所謂,主要是懶得參與他們香江電影人之間的內鬥,要是江之強本來就是截胡劉德樺,那吳思源截胡他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事不宜遲,李導就派人和我走一趟香江,先去找華仔,咱們三方先確定下來,投六千萬,後面拉到的贊助就當宣發成本也行。”吳思源當即說道。
有了李謙投資,拉不拉的到贊助吳思源也不是很在乎,他相信劉德樺的眼光,《瘋狂的石頭》就是很好的例子。
再有李謙投資,上映的時候幫電影宣傳一下,基本是穩了。
李謙也沒有意見,叫來杜洋,讓她和吳思源跑一趟香江。
這一來一回,推遲了一個專案,又白撿一個專案,雖然港片沒落了,不過兩三億的潛力還是有的,也是穩賺不賠。
哪怕賺不到什麼錢,也能增加點營收。
吸收了吳思源旗下UME七家電影院,還有這點好處,可以投資點高質量的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