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就是想想罷了,網民又不是傻子,每次都這樣區別對待,一下就被看出來了。
搖搖頭,不去想那麼多,這種軟體應該得要智慧手機,但是國內智慧手機好像還沒普及。
“你想什麼呢?”
旁邊佟莉雅思前想後點完了餐,見李謙在發呆,於是出聲喊了他。
“沒什麼,點好了就下單吧,等他們送過來。”
坐著等吃的就行了,一旦連吃飯都不用起來,人就會一動都不想動,李謙就這麼和佟莉雅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劇。
不過李謙心裡卻在想剛才的事,腦海裡那些影視劇的記憶,讓他了解很多未來社會的發展。
滿大街身穿黃、藍色衣服的外賣員,路上隨處可見的統一款式的公共腳踏車,買東西付賬直接用手機,甚至還把臉湊到機器面前掃一下就行了。
一些電視劇裡最常出境的一些軟體,什麼微信、微博啊。
使用者數量多的網站和軟體,都是電影宣傳的大頭,現在也是這樣。
讓李謙做這些東西不可能,不過倒是可以趁著他們剛創立的時候,投資一下。
一樣的即時通訊軟體,而且在影視劇裡出鏡的次數遠比qq要多。
難不成,馬化乾的qq在未來的哪天,被這個什麼微信給幹掉了?
已經決定自己單幹的李謙,打算以後多多注意一下網際網路一些新興行業,畢竟從那些影視劇裡,不難看出,以後是全民上網的網路時代,電影的宣傳重點估計也要轉到網路上了。
沒錯,考慮了這麼幾天,李謙打算再另外成立一家影視公司。
自己的片子,不管找哪家公司合作,都不願意讓對方把大頭拿走,那辛辛苦苦到頭來成了幫別人打工。
不是錢不錢的事,一部電影賺的夠多了,但是自己拍出來的片子,讓別人拿大頭,就很不爽。
王長天會紅了眼,換了於東和其他人照樣會,一開始合作蜜月期肯定沒問題,但是次數多了,他肯定也會覺得自己出力多,不甘心拿這麼一點。
無解的問題,馬小剛、張一謀要是自己的片子自己拿大頭,估計早就和黃忠軍、張韋平翻臉了。
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幹自己的。
不過,得解決發行和宣傳的問題,這可是大麻煩,而且這方面李謙沒有任何資源。
院線、影院、電視臺、紙媒、地面海報投送、四大入口網站、各種網路媒體......
想想就頭大,而且這麼搞的話,又當導演又當老闆,要累死人啊。
李謙對當老闆沒興趣,公司規模越大,就事越多,還得拍戲,那一年到頭連個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了,太沒意思了。
錢也不缺,加上《月球》的收入,去年一年賺了幾千萬。
好像又矛盾了,又要開公司自己幹,又不想管那麼多事。
有錢有權要自由,不用費心出力,哪裡那麼好的事啊。
那就把發行和宣傳外包出去?
就跟很多企業一樣,自己只做研發、設計,製造業務從公司剝離,甚至捨棄製造業務,全都丟給其他公司。
好萊塢特效公司很多時候就負責最核心的東西,那些流水線般的工作,統統都外包給了更便宜的南棒、內地,甚至印渡。
不過也不能交給華陽和伯納,那跟和光羨合作沒有任何區別。
見過華為的工廠給中興代工的?
那就得找只能做宣傳、發行,並且不具備單獨製作優秀電影的公司,不限於影視公司。
把宣傳和發行分開交給其他公司做,最好是併購、入股,佔據一定股份,保留他們的管理團隊,讓他們給自己打工,既能掌控的了,又不用插手他們的運營,去管那麼多事。
不過實施起來也是大難題,太過理想化了。
麻煩啊,不就是想能管事但是不管事、不幹活、又賺錢、絕對自由嘛,這麼簡單的四個要求而已。
多樸素的想法,又沒有跟小時候一樣想當超人、科學家。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