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越來越發達,以後火車票估計也不用排隊了,春運這種一年一度的排隊盛況也沒了。
又講述了一下電影拍攝,和上映之後的心路歷程。
配合著螢幕上的花絮,黃博也說了些一人分飾兩角的折磨和感慨。
最後,釋出會嘛,肯定要讓記者採訪,要不然請他們來幹嘛。
“李導你好,《月球》作為你個人第二部院線電影,票房已經超過兩億,現在心裡是什麼感想呢?”
光羨安排的記者,非常好的問題。
“當然是開心、激動了,心裡也鬆了口氣,至少自己費時費力拍出來的電影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對我而言,讓觀眾滿意,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巴拉巴拉一大堆,一點都不花腦細胞,要是記者都這麼和諧就好了。
“《梅蘭芳》遭遇《月球》票房慘敗,李導怎麼評價程凱哥導演的這部電影?”
“《月球》票房目前已經是最近一個月上映的所有電影票房總和了,陳凱哥、徐客兩位導演的新片票房加起來還不到《月球》的一半,在賀歲檔完勝兩位大導演,而且票房持續堅挺,在票房上僅次於張一謀、吳雨森、馬小剛三位導演,李導覺得什麼時候能完成對他們的超越呢?”
超越尼瑪呢。
整天就沒個有營養的問題,聊聊人生、談談感想多好,動不動挑撥離間。
人家又沒惹自己,李謙吃飽了撐的去找事。
這些媒體,想炒作李謙和程凱哥的對決,但是也不看看程凱哥是什麼人,哪裡跟馬小剛一樣,刺激兩次就有效果了。
程凱哥可是文人,說話滴水不漏,他不給媒體機會,李謙也不會去主動找事,這些記者就只能胡編亂造了。
不過,還別說,媒體也真是牛逼,帶節奏都帶到馬小剛身上了。
之前在房裡看了看新聞,有個知名的媒體人,說因為《梅蘭芳》票房不佳,總有一些人趁機貶低甚至汙衊程凱哥,這是極不正當、極不道德的行為。
他說,程凱哥是他敬重、佩服的大導演,是一位非常有修養的人,像一位長輩,給人以慈父般的感覺。
穩重、深沉、莊嚴,一舉手,一投足,總是那麼的儒雅、端莊。
不像有些導演,流裡流氣的,像二流子、流氓混混。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裡面的二流子導演說的就是馬小剛。
一看這新聞,就知道是專業的。
人家馬小剛在邊上看戲呢,電影還沒上映,就把他扯進來,真是太難了。
隔壁家房子塌了,去看熱鬧,結果轟地一聲,背後傳來一聲巨響,自己家房子被人給推平了,找誰說理去。
秉承著不主動找事的原則,對於類似的問題,李謙理都不理。
別問,問就是感謝觀眾、感謝媒體朋友的支援。
鬧哄哄的慶功釋出會結束,接著又移步隔壁宴會廳,
兩億票房慶功宴會,圈內有頭有臉的都到齊了,韓三坪也被一些人簇擁著,成為了現場的中心。
除了政府之外,電影行業最有權勢的人,手握全國半數院線資源,妥妥的大人物。
“韓董,您好。”
李謙快步走上前,頗為尊敬地問了聲好,不過沒有像很多人那樣喊三爺。
都是一群溜鬚拍馬的馬屁精給叫起來的,新社會了還爺不爺的。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