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導演時代> 第136章一個人的科幻電影(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6章一個人的科幻電影(求訂閱!) (1 / 4)

“李導,《月球》真的是科幻電影?真正的科幻電影?”

短暫的糾結之後,立刻有記者問出了第一個問題,並且強調了兩遍。

“當然,這是一部真正的科幻電影,這種事怎麼能說謊呢,到時候電影一上映,不就拆穿了嗎。”

質疑、不解,這是必然的,如果李謙聽到有別的導演要拍科幻片,心裡第一個反應也會是這樣。

這不光光是技術的問題,本身國內和好萊塢的創作理念就不一樣。

特效可以給好萊塢的公司做,嫌貴還有南韓的特效公司。

但是,電影的創作終究是要靠導演的,電影的主題、風格、各種先進高科技裝備、武器、未來的世界觀...等等,都是國內電影人無法解決的難題。

科幻倒是有,但是文字和畫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

文字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只要你想的出來,就有文字可以形容。

但是,變成畫面,那就太難了。

而且文化和受的教育都不同,國內這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代導演,各自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就是因為他們經歷的時代,那個時代的社會現狀、接收的知識都不一樣。

但是科幻題材,對所有導演在思想和認知上都是陌生的。

郭凡為什麼放棄法學專業,立志要拍科幻電影,因為他從小就經常看科幻世界,他在逐漸成年的時候,接觸過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對科幻有自己的瞭解,對這方面有一定的審美。

同樣一個機器人的概念圖,郭凡能畫出重工業高科技朋克感,而內地那些成名已久的一流美術師,畫出來的恐怕就是另一個畫風了。

......

面對媒體的再三追問,李謙又強調了一遍,自己拍的就是科幻片。

記者們也終於接受了這個事實,一個個都異常激動起來。

這些記者大多年紀不大,也追求新鮮的事物,對他們絕大多數人來說,科幻型別絕對是最感興趣的題材之一了。

更何況,新世紀以來,國內第一部真正的科幻電影,也是極具話題性的。

“那李導您好,這部《月球》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呢,故事背景是發生在月球上嗎,投資多少呢?”

好傢伙,都用上了您了。

對科幻片來說,投資肯定是不會低的,高投資意味著更多精彩的特效、大場面。

反之...那還是別看了。

“成本大約接近三千萬。”

李謙說出一個數字,製作成本1300萬,宣發+複製1400萬,總成本2700萬,接近三千萬也沒毛病。

現如今的大多數電影對外公佈成本的時候,也是連宣發費一起算進去的。

但是,哪怕李謙往高了報,現場記者們還是蒙圈了。

開什麼玩笑!

三千萬成本的科幻片,那能叫科幻片嘛!

《導火線》、《男兒本色》這樣的動作片都要六七千萬成本,更何況是以特效著稱的科幻片了。

剛才好不容易相信李謙真的要拍科幻片,現在立馬又陷入了懷疑。

“李導,你確定三千萬成本拍科幻片?”

一位記者有不確定的語氣問道。

“當然,我說了撒這個謊沒有必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