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根據備案的科幻型別,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這是一部和月球有關的科幻片。
講述宇航員登月?
世界末日來臨,月球撞擊地球?
月球被隕石撞擊,地球人拯救月亮?
地球即將毀滅,移民月球?
月球上發現了未知生物,外星人入侵?”
......
充分發散思維,瞎幾把亂猜一通。
而觀眾們也對《月球》這莫名其妙的片名有了興趣,畢竟李謙作為一個商業片導演,應該不可能會去拍一部關於月球的科普片、紀錄片之類的。
“《月球》???這是什麼鬼名字!”
“我去,小編確定沒寫錯字嗎,還是漏了什麼字?”
“李謙取個片名能不能認真一點啊,越來越隨意了。”
“看這個片名,科幻片是沒跑了,國內終於有導演拍真正的科幻片了!”
“狗屁的科幻片,就國內這個技術還能拍真正的科幻片?”
“扯淡吧,肯定又跟《生死頻率》一樣,有一丟丟的科幻元素,披了個科幻的皮而已。”
“這次我覺得應該是真正的科幻片,畢竟名字都叫《月球》了。”
“一聽《月球》這個名字就沒多大興趣,不過要真是科幻片的話,我還是挺期待的!”
......
雖然《月球》這個片名一看就特別無聊,屬於大多數觀眾走進電影院,都根本不會把它納入選擇範圍內,直接過濾掉的。
不過《月球》+科幻型別,再加上導演是票房破億的商業導演,那可就能夠吸引人了。
一般的華語電影加個科幻型別,不用看都知道頂多就是有一丟丟的科幻元素而已。
但是科幻加《月球》這個片名,就值得深思了。
很多觀眾都期待著這是一部真正的國產科幻電影,而不是掛羊頭賣狗肉。
不過,同樣有很多觀眾不相信,畢竟國內的特效水平、創作理念、團隊水平...等等各方面在科幻片上都是一片空白。
而圈內人,對於電影行業遠比觀眾更加了解,基本上都是持懷疑態度的。
並且作為電影從業者,他們更明白國產科幻片的難度所在。
不過,沒過幾天,隨著《功夫之王》的上映,所有娛樂新聞都要讓道了。
李聯傑、程龍,兩大功夫巨星同臺,電影一上映就引爆了原本有些冷清的內地電影市場。
首日1600萬票房,超過了去年拿下年度華語電影票房冠軍的《集結號》。
上映第三天星期六,單日甚至拿下了駭人的2500萬。
四天8000萬,這個首周票房,甚至比去年年度票房冠軍的《變形金剛》五天9700萬也絲毫不差。
這還是在四月,還沒到五一長假,檔期遠遠不如暑期檔。
甚至在北美,首日票房也高達800萬美元,首週末三天拿到2100萬美元。
全球大賣。
雖然國內口碑一般般,不過加上程龍、李聯傑兩人在歐美DVD市場的號召力,盈利是沒有問題了。
不過,柳雨菲已經簽約了好萊塢經紀公司威廉莫里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過去一年裡,基本上柳雨菲加入華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甚至去年華陽傳媒年會上,柳雨菲都出席而來,沒想到轉頭簽了好萊塢的經紀公司,讓人大跌眼鏡。
據說黃忠軍大為光火,準備全面封殺她。
這事搞的,任誰心裡都會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