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羨傳媒,王長天召集了公司高管,以及旗下光羨影業的幾位管理,開了個會,總結一下過去一年光羨的電影業務。
去年是光羨進入電影行業的第二個年頭,雖然全年只有《鐵三角》、《導火線》、《生死頻率》這三部電影,盈利少得可憐,甚至前兩部電影還虧了錢。
《生死頻率》也就賺了六百多萬,不過錢還是次要的,剛開始王長天還沒打算賺錢,主要是打通了光羨的地面發行渠道。
發行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就有了讓影院相信的資本,以及其他製片方的信任。
在電影行業,能賣票房的電影才是真理!
多年苦心經營的人脈關係,在利益面前,都是虛的。
就算伯納和華陽發行能力再強,和影院、院線關係好,都比不上新畫面有一個張一謀。
碰到張一謀的電影,影院絕對用腳投票,排片都優先給他,而不是華陽、伯納。
哪怕張韋平已經把所有的院線都得罪了一遍,國內幾十家院線公司巴不得張韋平去死,但是排片還是要給的。
過去兩年,光羨除了《生死頻率》之外就沒有單獨發行過一部電影。
但是,發行了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之後,境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即便《生死頻率》的大賣主要是因為電影確實好,但是光羨是發行方,這是事實。
總結完去年的電影業務,再談起今年,張召語氣裡就要興奮多了。
“目前已經拿到了《奪標》、《大搜查》、《證人》三部香江電影的內地發行權了,環亞和英黃各一部,還有一部是九龍倉集團和華陽投資的,算上《大白鯊2》、《127》小時,還有李謙的新電影,今天我們至少有五部獨立發行的電影,再加上聯合發行的《女人不壞》、《深海尋人》,今年我們的發行業務已經達到了伯納的一半!”
伯納可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電影發行公司,光羨第三年就能在發行業務上達到伯納的一半,這個發展速度堪稱逆天。
其他高管臉上也不禁浮現笑意,光羨在電視節目製作領域裡已經做到了民營第一,再想突破太難了,所以才拓展電影業務。
現在看來,這個決定是正確!
王長天笑道,“伯納今年發行的大片雖然多,不過《江山美人》票房估計也就四千萬,《三國見龍卸甲》破億也難,《保持通話》估計三四千萬,《赤壁》主要是中影、澄天發行,徐客那兩部《女人不壞》和《深海尋人》估計票房也高不到哪裡去。”
透過這段時間的分析,哪怕是不太懂電影的王長天也能對一部電影估算出大概的票房了。
大製作沒有名導和李聯傑這個級別的頂級巨星,除了周杰侖的《大灌籃》之外,票房就沒有破億的,
《三國見龍卸甲》的導演當然算不上名導,只有劉德樺和洪金保主演,估計和前年劉德樺的《墨攻》差不多,七八千萬左右。
《保持通話》這種港片,估計也就和《導火線》、《男兒本色》差不多,三千萬來萬。
劉德樺這個級別的巨星,票房一般七八千萬,有一定保障,但是也就這樣。
而兩三個有名氣的香江明星主演的港片,好點的也就三千萬左右。
這個規律,縱觀過去五年的票房情況,幾乎都是這樣,除了甄子單+謝聽風的《龍虎門》賣了五千萬。
數字不會騙人,就算有例外,也只是個別情況。
普通的港片已經沒有多少競爭力了,片酬貴、成本高,票房也就那樣。
《導火線》6000萬成本,換來了3000萬票房,《男兒本色》成本更是高達8000萬,票房同樣是3000萬。
這還是觀眾口碑挺好的電影,其他的票房還更低。
不過內地電影更慘,去年票房前五十的電影裡,除了進口片和香江演員主演的電影之外,只有《集結號》、《生死頻率》、《命運來電轉駁》、《太陽照常升起》、《愛情來電轉駁》、《蘋果》這幾部了。
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