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子早就已經寫好了,現在就隨便改動一下,立馬就能發出去了。
藤訊新聞最先發布《生死頻率》票房破億的訊息,緊接著其他幾家媒體看到藤訊的新聞,也立馬把新聞發出去。
到第二天上午的時候,《生死頻率》票房破億的新聞已經隨處可見了。
雖然電影已經上映了一個月,不過隨著票房破億,熱度又再次起來了,僅次於正在熱映的《長江七號》,以及最近刷屏的事件,一位電腦維修工造成整個香江娛樂圈的地震。
“《生死頻率》票房破億,新銳導演李謙兌現諾言!”
“華語影史最大最大黑馬,千萬成本搏得上億票房,國內電影行業的春天來了!”
“一個新人導演、一千萬成本、兩個內地演員,締造華語電影最大奇蹟!”
“先有寧昊,後有李謙,新生代導演有望扛起華語電影復興的大旗!”
“票房破億的《生死頻率》,年度票房冠軍的《集結號》,2007年華語電影票房排名前四有兩部電影都沒有香江演員出演,是否意味著內地中生代演員迎來了最好的機會?”
“小成本處女作票房破億,李謙能否成為新生代導演第一人?”
.......
雖然網際網路已經被香江那邊一個修電腦的給刷屏了,到處都是討論陳關西電腦裡的影片,以及各種求種的帖子,不過《生死頻率》還是有不小的熱度。
對於電影破億的新聞,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也感到很興奮。
自己喜歡看的電影,就有了一種認同感,希望票房越高越好,也能證明自己沒有看錯眼。
而且有時候觀眾們還會為了兩部電影的票房吵起來,《投名狀》和《集結號》剛上映的時候,雙方的影迷、粉絲就在各個論壇和貼吧吵起來了,各種爭論。
現在,票房破億了,影迷們也由衷地感到高興,並且心裡暗道一聲“牛逼”
“厲害啊,好久沒關注了,沒想到真的破億了!”
“那些罵李謙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呢,我記得上次不是有個人說,要是《生死頻率》票房能破億,喊帖子裡所有人爸爸的嗎,兒子怎麼還不出來!”
“哈哈,這下馬小剛臉都被打腫了,看他還有什麼話說!”
“牛逼就完事了,從李謙第一部電影《狙擊電話亭》我在在追了,半年上映了三部電影,高產似母豬啊啊。”
“要不然你以為快槍手李謙是白叫的啊,他要是繼續拍網大,最起碼一個月能拍一部!”
“我現在只想知道李謙下一部電影什麼時候拍,都沒電影可看了。”
“是啊,國內現在要麼就是看膩了的古裝大片,要是就是俗套的搞笑片和那些看不下去的文藝片,正兒八經的商業電影都沒多少。”
“看他前面三部電影的風格,下一部應該還是懸疑片吧,不知道這次又會變成懸疑+什麼元素。”
......
《生死頻率》順利破億,對國內電影行業來說,無疑也是一記重錘。
事到如今,所有人都不太敢相信。
這麼一部電影,導演是個新人,主演張翰宇才剛剛因為《投名狀》出名,鄧朝之前也只是個一線電視劇明星,袁荃“話劇女王”的頭銜實際上也沒多大用。
再加上不是大片,也不是喜劇片,一部包著科幻皮的懸疑片而已。
至於感動了無數觀眾的父子親情,在專業人士“挑剔”的眼光裡,也不過是故作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