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導演時代> 第119章給李謙打工了(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9章給李謙打工了(求訂閱!) (1 / 3)

回了京城,接下來還得把宣傳的程式走完。

雖然已經上映22天了,不過《生死頻率》的票房依然堅挺。

1月21號,第五週的第一個工作日依然拿下110萬票房。

電影市場依然沒有新鮮血液加入,《生死頻率》這110萬票房,也連續第八天霸佔了日票房冠軍寶座。

由此可見,國內電影市場到底是有多缺好電影!

可以說,國內電影市場根本不缺演員、不缺投資、不缺觀眾,就是缺能拍好電影的導演。

現在還是賀歲檔,真正意義上的賀歲檔是從12月初直到春節之前的這將近三個月裡,現在賀歲檔還沒過去,就整整一個月沒有片子可放。

整個一月,到現在,只有一部香江的恐怖片《錯愛》拿到了600萬票房,還有一部香江還請電影《蝴蝶飛》拿到了500多萬票房,除此之外,票房破五百萬的沒有了。

一年十二個月,最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電影院幾乎沒什麼片子可放。

看到這個情況,李謙也是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國內導演太少了,第四代導演退場,第五代導演雖然正值巔峰,但是張一謀忙奧運會去了,程凱哥現在在拍一部人物傳記電影《梅蘭芳》。

和《霸王別姬》一樣,都和戲曲有關,票房嘛就得到時候看了。

至於第六代導演,可以直接跳過了,用馬小剛那句話來說,他們都鑽地底下去了,見不得光。

雖然有些難聽,不過就是那麼個意思。

人才斷層了,沒有人能拍好商業導演。

這個時候,任何一個能賣座的導演,都是整個電影行業追捧的物件。

國家也需要能賣票房的導演來發展內地的電影行業。

行業要發展,靠的不是小眾文藝片,不是給外國人看的那些展現國內“真實”情況的文藝片。

文藝片,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缺的型別。

霓虹、南棒、歐洲,甚至很多小國家,都有很好的文藝片。

但是,本國沒有自己的商業電影,最終的後果就是淪為好萊塢的後花園,任別人予取予求。

李謙支援齊玉昆個郭凡拍電影,除了他們幫過自己之外,也確實想為華國電影發掘一些新鮮血液。

至於不是科班出身,這都不是事。

導演最重要的是那麼一點天賦和創造力,齊玉昆和郭凡兩人也確實有潛力,至於專業知識倒是隨時可以學的。

有能力的人,也就拉一把。

......

上午,李謙帶著他們去了趟光羨,把那兩部電影的合作和發行確定下來。

《大白鯊》的續集暫時定名為《大白鯊:復仇》,製作成本800萬,數字攝影機拍攝。

片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有的錢都花在拍攝上面了,其中大概600萬特效費用。

鯊魚完全出現的鏡頭很少,600萬也應該夠了,相對於獅子老虎,鯊魚還算是簡單一點的。

其中李謙投資60%,也就是480萬,剩下320萬投資,光羨和其他投資方分了。

電影的後期宣發涉及到了各個方面,多讓幾家有宣傳資源、院線資源的公司參與,對於票房也是有好處的。

《生死頻率》能有如今的票房,光羨和另外四省光電也出力不小。

沒有足夠的利益,別人幹嘛幫你。

而且,齊玉昆第一次執導,李謙最多偶爾去看看,電影的籌備、人員招募等等事情都得有光羨來幫襯著。

而郭凡的《127小時》,雖然規模小的不能再小了,不過李謙也給了郭凡足夠的空間。

100萬!

給了個整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